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试论缓解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实践教学危机途径初

2013-05-20 01:04
导读:旅游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试论缓解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实践教学危机途径初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实训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实训

  论文摘要:根据特色专业的建设特点,依据旅游行业对专业人才需求和岗位核心能力要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的思路。通过构建新的实践课程三大教学体系,即完整的旅游管理实训体系、保真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校外顶岗。这些措施对于培养高质量的旅游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色专业建设以部2001年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为标志,目前已有四批特色专业在各高等院校进行建设中。各省(市、自治区)也相继启动本省的特色专业建设点。目前关于特色专业的认识是:特色专业是指具有与众不同的风格的专业,指学校根据自身的优势条件,根据长期办学实践积淀形成,具有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的、稳定的、具有鲜明特点,并为所承认的专业风格。实践教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重要环节,是特色专业建设的重要部分,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危机四伏,本文提出了解决危机的方案。
  一、调整实践教学计划
  1.认识实习的重要性。专业基础课是学生接触专业的起点,描述性、操作性的内容较多,单纯的知识传授不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实际,采用参观、现场教学、观看录像、专业讲座等手段,使学生对今后的工作产生感性认识。组织学生到著名旅游景点和大酒店等星级宾馆考察,使学生全面了解旅游业的行业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联程度,以提高学生对专业课的理解,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
  2.实验实训实习。实验教学由专业基础课实验、专业必修课实验等教学环节组成,一般在校内模拟实验室进行,教学目标主要是对基本知识和实验基本技能的训练,强化独立实验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如掌握销售客房、联络和协调对客服务、熟悉各类饭店服务; 进行模拟导游技能训练、了解导游技巧; 学习、掌握饭店管理、旅游规划设计等软件的使用,并具备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规划的能力。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3.业务实习。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应按学生的目标取向设两个板块:饭店实习、旅游景区(点)实习,由学校统一组织,旅游企业安排学生在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轮换,通过六个月的业务实习,使学生能加强对旅游企业的体验,将在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于旅游行业、企业的实践,通过对实习中的做与思考,达到理论—实践—理论的互动与循环,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实际工做的能力,从而有利于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
  二、健全实习基地
  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一是在现有酒店管理模拟实验室、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实验室的基础上,按行业标准完善设施设备; 二是将实验室的功能趋向多样化,以满足未来多种实习的需求,使学生能在同一个实习场地进行多种技能培训; 三是支持院校自办的相关产业成为标准化实习基地,如建立自己的酒店、旅行社、培训中心等设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师苑”旅行社,下设计调操作部、外联部、团组接待部、综合业务部,为本专业学生提供具有真实工作任务过程的生产性实训;与其他旅行社合作开发“双休日及黄金周省内4A级旅游景区景点两日游”实训项目。与企业建设师苑酒店,为学生日常性的实习锻炼提供机会为了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学校不但应该建立校内实习基地,让学生按教学计划定期到实验室或实习基地进行专业性或综合性的实践学习,还应通过各种渠道督促校外实习基地使其进一步稳定、拓展和开放。
  三、提高实践教学师资素质
  目前,最简便地解决师资素质的方法是“请进来,走出去”。一是邀请旅游行业管理和企业管理人才担任实践教学的教师,利用他们丰富的行业经验指导学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二是要鼓励教师利用假期去旅游企业或行业管理部门挂职锻炼,参加旅游行业职业资格证书,选派教师去国内外饭店、旅行社、旅游景区(点)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及操作规程和服务标准,为教师创造社会和科学研究的机会,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三是选用善于捕捉学生的专业教师进行实习指导,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和理解与企业的关系,然后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引导学生认识该专业的性质和前途,以此摆正心态去进行实习工作。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四、建立综合考核体系
  1.改革考核项目。按照实践教学计划,合理分配各层次、各种类实习学分比例,将课程实践、案例讨论,集中性与经常性实习、参与项目等学校规定范围的实习列入考核体系。学年论文应要求至少有一篇实践性论文,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有现实意义的选题。
  2.改革考核方法。对旅游专业不宜按传统学科的标准、方法要求,如规定必须闭卷考试,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2∶8 比例、建立题库并抽题考试等。应认真开卷考试、小组作业、课堂讨论、等平时成绩的考核方式,研究能够反映学生素质与能力的考核方法与考核指标。
  3.设计实习考核表。根据实习的特殊性,考核项目确定分为:考勤、、实习单位鉴定、技能考核、指导教师意见和实习日记。每个项目均以百分制记分,根据项目的重要程度科学地确定其权数。实习表现的考核不再用评语而是改为分项打分,最后综合得分便得到实习成绩。
  五、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1.加大本科和专科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国内外风景旅游区、酒店、旅行社等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完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在学院人才培养总体框架下,实施新的5+3人才培养模式,即5学期进行基本能力培养,1学期进行生产性实训,1学期进行顶岗实习,1学期根据个人特长上岗实习。使职业能力不断提升,最终实现学生能力与用人单位岗位要求零距离对接。
  2.旅游管理实践教学模式的体系确立。实践模式的体系分为三个部分:(1)主干专业课程的实训。在景区规划设计与管理方向选择“旅游景区规划与设计”、“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旅游规划”、“旅游”等四门课,在酒店管理方向选择“前厅与客房管理”、“餐饮管理与服务”、“酒店服务与技能”、“酒水与酒吧管理”、“旅游商务”、“旅游接待礼仪”、“旅游会话模拟”等六门课程为实践进教学主体内容。分别在多媒体实验室、酒店管理实训实验室、旅游规划设计实验室,44个实训项目共计136个学时。这十门课程除了实践教学大纲外,配套的实训项目,从内容到方法都有具体的量化要求。(2)见习。酒店见习到西安、咸阳三星级以上的旅游接待酒店,分别在前厅、客房部、餐饮部进行观摩,景区见习在四川的都江堰、乐山、峨眉山以及本地的兵马俑、太白山景区顶岗见习。以了解该景区旅游资源特征、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景区各部门的运作情况,使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同时组织学生在景区进行旅游资源的野外调查,参与景区的旅游商品与线路设计的开发调查与策划。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3.实习。景区顶岗实习,主要安排在4A级以上的风景区,分别在游客接待中心、导游中心、营销部、工程部、策划部进行实习,主要参与景区的实际工作,通过实习,熟悉景区经营及管理,各方面的知识得到。酒店方向顶岗实习,由学院集体安排到北京、杭州等城市四星级以上的酒店顶岗实习六个月。将学生分别安排在前厅,客房部,餐饮部,康乐部,营销公关部,资源部,了解并掌握这些部门的职能,服务标准与规范。这是一个较长时间的,全面接触酒店服务与管理的实践教学过程。六个月的实习期间,由学院派出教师配合酒店管理部门对学生的实习作全程管理,实行严格的考核。

  参考文献:
  [1]佘伯川.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5,(9):46-48.
  [2]董志文,董效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99-101.
  [3]杨建翠.加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几条途径[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3,(10):25-26.
  [4]许静,董笑梅.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前沿,2006,(2):89-92.
  [5]王炜,李志飞.旅游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1999,(5):134-136.

    上一篇:探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