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旅游产业集群研究综述(3)
2013-09-02 01:19
导读:四、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 对旅游产业集群结构的研究大多在认同以旅游吸引物或旅游资源或相关企业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三层次说”“四结点说”“多
四、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
对旅游产业集群结构的研究大多在认同以旅游吸引物或旅游资源或相关企业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三层次说”“四结点说”“多层次说”。
麻学锋等[6],毛剑梅[7]以为旅游产业集群大体包括三个基本层次: 处于整个旅游产业集群核心的应该是旅游吸引物及相关企业,第二层次是为旅游者提供行、游、住、食、购、娱乐等需要的旅游企业,包括旅行社业、餐饮和住宿业、交通业等。第三层次是目的地基础设施和对前两个层次起支持作用的供给者和有关组织、团体、机构等。胡芬[16]以为按美国区域学者马库森对产业集群的分类标准,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群属轮轴式旅游产业区,它以旅游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旅游资源的开发产业为轴心,在其外围聚集着旅行社、饭店、餐馆、旅游交通、商品零售、娱乐设施等服务性产业。在这些服务性产业外围,形成第三层次的补充性产业,如银行、邮电通讯、海关、公安、卫生保健、保险、建筑、房地产、媒体、园林、绿化、环保等。
鲁明勇等[5]以为旅游产业集群是由旅游基本行业集群、旅游直接影响行业集群、旅游间接影响行业集群、旅游引致影响行业集群四个结点组成的集群链,这四个结点,分别处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核心层、核心辅助层、扩展层、扩展外层”。
袁莉等[17]采用“产业群”用语。以为以旅游资源为基础组建的旅游产业群,是实现规模经济或聚集经济的有效形式。这个产业群以区域内某一大型旅游资源企业为核心,在其外部形成多层次的产业群,并与其他产业群如农业、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文化、体育、旅游出版物相联系。
此外,张梦[13]则在分类基础上进行研究,以为资源依靠型产业集群也是以经营特定地域空间的旅游核心吸引物的企业为中心,以地接社、酒店、餐饮、
交通运输公司为主体,以保险、银行等配套服务企业为辅的面向游客需求价值链的产业集群。专业市场带动型产业聚群通常是以具有销售中介职能的大型旅行社企业团体为龙头,以众多中小旅行社企业(或特许经营加盟社)为主体,相关旅游要素企业为依托的产业集群。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可见,旅游产业集群结构的研究中主要从旅游产业集群产业关联的强弱或紧密进行分析,却较少关注旅游产业集群企业间所形成的网络结构,更谈不上各类旅游企业或机构在旅游集群中的角色定位以及信息和知识的传导渠道,而这些正是集群理论核心所在。
五、 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
(一)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以为形成动力主要来自客源市场、资源禀赋等因素。景秀艳[18]通过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企业在区位选择上的分析,得出旅游产业聚集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获取最大利润,促使其集聚的动力直接源于客源市场和旅游资源禀赋。邓冰等[15]以为影响旅游业集聚的因素有很多。在集聚的初期主要是自发集聚,与资源上风和交通便利有相当大的关系。在当前各地交通都趋于完善、资源对比弱化的情况下,影响旅游业集聚的因素主要包括资源禀赋、客源市场、交通区位、产业作用、政策作用等。张建春[10]以为旅游集群的形成主要是受旅游要素(客源市场、信息资源、目的地形象、企业品牌、人力资源等竞争要素条件)不断集聚的推动,在特定地域和具备一定的社会资本条件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和竞争力水平的区域旅游产业群体。
有的学者以为存在内生型和嵌进型两种情况,动因也不同。颜醒华等以为[12]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既有可能是自发、原生的,也有可能是人为孵化、培育出来的。自发、原生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制主要来自市场机遇、项目运营本身对企业合作所提出的要求,而人为孵化、培育的产业集群形成与发展机制,更多的是来源于当地政府各种相关的优惠政策与措施。叶红[14]在对产业区分类基础上分析以为,从城市型产业区发展的动因看,城市产业集聚主要动因是市场需求因素和很多“历史的偶发因素”。 从景区的产业集聚形成的动因看,景区型集聚是一种“嵌进型”的企业集聚。制度性因素对景区集聚发挥了主要作用,是一种强制性制度变迁,而城市和社区型集聚则是一种诱导性制度变迁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