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旅游业利用外资题目的研究(1)(2)
2013-11-06 01:05
导读:4.投资环境对外资投向也有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改善外商投资环境,进步引进质量,作了大量工作,但我国的投资环境仍有好多不足之处,制约着
4.投资环境对外资投向也有影响
近几年来,我国政府为了改善外商投资环境,进步引进质量,作了大量工作,但我国的投资环境仍有好多不足之处,制约着外资投向结构走向公道化;譬如,举办旅游交通项目,需要大量资金,而国内经济不发达地区张罗资金制约因素较多,从前影响外资投向旅游温冷地区和短线项目,而且,越是利用外资少的地区,限制和框框越多,从而使地区差距有拉大之势。
三、优化旅游业利用外资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1.强化政策导向,有效引导外资投向
目前 旅游业吸引外资中仍然存在着饥不择食,争相攀比给予优惠而盲目地以为“多多益善”的情况。针对中外双方投资目的的偏差及现实存在的题目,笔者以为强化政策导向至关重要。具体来说应留意以下几点:(1)建立旅游投资咨询机构,对外商的投资加以引导和职务;
(2)政策措施要有预见性,超前出台,强化事前导向;
(3)在操纵技术上,可以由国家旅游主管部分进行行业的系统调查,作为产业政策的一个部分,建立一个全旅***业的“利用外资项目库”,以利于旅游决策时的综合平衡。
2.制订行业差别的优惠政策,促使外资投向旅游产业中的“瓶颈”产业十几年来,我国制订的旅游优惠政策中。集中体现在区域差别优惠,行业倾斜较少。这就使得地区的不平衡加剧,利用外资与旅游产业导向的矛盾日趋加深。笔者以为,在积极推进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行业差别政策对改善外资投向更为重要。应推行倾斜的行业政策,对于符合旅游业引进外资重点,有利于我国旅游产业结构调整的外商托资项目,应给予一系列优惠待遇,以调整“瓶颈”,产业的收益水平,进步外商的投贪热情。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为实现 旅游 产业结构以及旅游业利用外资结构的优化,今后我国旅游业吸收外商投资的重点取向应是:
①利用外资建设风景名胜区。 中国 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但这些宝贵的资源尚有很多未开发利用。现有景点,大部分存在景点老化,景观 内容 单调等情况,需要进一步开发建设。因此,把外资投向风景区,不仅可以进一步开发我国的旅游资源,增强我国旅游业的吸引力,而且也是优化和调整我国旅游产品结构,使其从单纯的观光型向观光度假型转变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大外资对旅游风景区建设投进的比重,对旅游业的持续稳步 发展 至关重要。
②利用外资发展旅游商品生产。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是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旅游商品的销售创汇,是旅游创汇极其重要的一环。旅游商品生产是我国旅游业的薄弱环节。尽管我国富有民族特色,值得开发的旅游商品很多,但业已开发,上档次、形成规模的只占很少一部分。假如有更多的外资投向旅游商品生产,对形成我国的旅游商品特色和生产上风必将是一分有益的。
③大力发展外资“嫁接型”旅游 企业 。发展外资“嫁接型”旅游企业,可采取补偿贸易的办法,我国的旅游企业大量地表现为设备需要更新的老饭店。补偿贸易改造饭店,是指我国现有大型饭店向国外投资者赊购材料、设备对饭店进行改造,以改造后的客房按一定的年限交付国外投资者使用,偿还债务。至1994年,全国已有涉外饭店2995座。客房40.63万间。按5一6年更新改造一次,每年约需要更新改造6--7万间客房。更新改造老饭店,除国内自筹一部分资金外,利用外资是一条可行之路。
④利用外资发展被游 交通 。旅游交通是旅游业发展的要素之一。而
交通运输在我国事个短线,随着我国 经济 的迅猛发展,国际国内游客剧增。对旅游交通提出了更高要求。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因此,利用外资解决我国旅游交通的短线制约 题目 ,将是我国在资金短缺情况下的明智选择。今后,我国本仅要利用外资增加交通工具,而且要下决心引进外资搞机场、铁路的建设,以根本上解决交通“瓶颈”题目。
3.加大国家对旅游业的投放比重
国家导向性投进不足,是造成旅游业外资投向结构不公道的一大原因。例如,“八五”期间,浙江省旅游业的实际投人为5.66亿元和1.755亿美元,合计20.23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家投进仅占3.8%,省投资占0.5%。为此,“九五”期间国家应加大对旅游业的投进,以加强宏观治理,改善外资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