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旅游持续发展与旅游环境保护(1)(4)

2013-11-26 02:10
导读:把旅游景点环境周期循环保护构想嵌进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乃是对景区旅游环境宏观治理的尝试,是对景点旅游环境质量的一种全面治理和保护设想;但

把旅游景点环境周期循环保护构想嵌进景点历史发展演变模式乃是对景区旅游环境宏观治理的尝试,是对景点旅游环境质量的一种全面治理和保护设想;但它仍然存在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题目,即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的定量界定题目。景区容量临界范围没有定量界定,不利于对景区超容量接待现象在治理上进行宏观调控。例如,衡山尽顶祝融峰,总面积477平方米,按人均占用8平方米,每人游览15分钟,天天开放12小时 计算 ,日公道环境容量为2862人次,而实际上每年旅游旺季(7—10月),日均游人为4600人,人均占地仅5平方米;游人最多的时候竟高达一天3.1万人次,人均占地仅0.73平方米。厦门的鼓浪屿日光岩,游人的均匀占地经常不足2平方米。我国的很多旅游景区,这种超容量运转现象极为严重,致使景点内植被受到严重破坏,环境也受到严重污染,大大地降低了景点的吸引力,缩短了寿命。
固然不同旅游区游客超载情况因地而异,各地旅游景点控制超载的措施各有高招,其中也不乏成功的经验,如黄山对旅游旺季游客超载现象通过 交通 调控、外部调控、经济调控,景区调控等治理手段,收到可喜效果;但依笔者陋见,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题目,旅游学界,旅游规划开发部分以及环保科学界还有必要从单位时间内进进景区人数、单位空间内游人占有游览面积及其与景区的实际游览总面积比例关系的角度,调查研究、获得经验数据、并对旅游区容量临界范围作出定量的界定,形玉成国同一的标准,为各地旅游区解决环境超载题目提供可循的依据,以宏观地实现对旅游景区环境质量的有效保护。据笔者涉猎,对旅游景区容量临界范围的同一标准定量界定题目,在西方旅游发达国家的旅游研究文献中尚不得见,笔者相信对这一题目的理论研究,在解决景点超载题目以及对旅游环境实现有效保护方面,将有实际的指导意义,故在此把题目提出,求教于方家。 中国大学排名
三、关于 旅游 持续 发展 与旅游环境保护的思考和建议旅游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旅游发展得以永续的条件和保证。保护和恢复我国旅游环境的良好状态,防止环境进一步恶化,要通过综合治理。
1.健全旅游环保的 法律 制度和治理制度
到 目前 为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套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旅游环境保护和一般意义上的环境保护相比,所涉及的面更广,因素更复杂,因此,有关立法部分应尽快制订和颁布《旅游法》、《旅游环境保护暂行规定或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便和已有的制度配套完善。与此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依法遵法来保护和治理旅游环境,建立强有力的旅游环境保护治理机构和完整的治理体系,来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并监视和治理旅游开发和发展中的环境 题目 ,做到有法必依。
2.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治理
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应多谈“防”,少谈“治”,突出“防胜于治,防先于治”的治理思想,使旅游环境保护工作宏观地贯串旅游规划、开发,发展和巩固等各个阶段,规划时,应通过 科学 公道的环境猜测和估计,对环保的点、面可能造成破坏的程度和范围以及景区超载情况的有效调控等题目进行宏观治理,应切实避免旅游开发与发展中重产值、轻环境的短期行为,避免“亡羊补牢”式的治理手段。
3.进步环保意识、实现主客参与治理
旅游环境保护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部分,治理部分,当地居民和旅游者的全体参与;因此,通过法制观念 教育 、全面观念教育以及长远观念教育,来进步全民族乃至进境游客的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对于持续发展旅游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一点上,我们的一些旅游开发和发展似乎没有完全把握和充分尊重居民对发展旅游的熟悉,缺乏对居民直接参与旅游开发和发展的鼓励。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4.增加环保经费
环境保护是全民族的大事。在目前国家财政吃紧、困难较大的情况下,各级有关部分应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筹资办法,以保证充足的旅游环境保护经费。比如,在旅游环保治理上,收好、管好、用好各种排污费;对景区开征适当的旅游资源维护费;此外,地方政府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及相关产业,不断增加 经济 后劲,以保证逐年增加旅游环境保护的投资。
上一篇:论旅游资源的文化属性(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