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旅游企业团体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思考(1)(4)
2014-02-11 02:40
导读:我国旅游企业团体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现有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和治理不对称
我国旅游企业团体竞争力不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现有企业制度的束缚和制约,特别是产权不明晰、出资人不到位、法人治理结构不健全、组织和治理不对称等,使得企业(团体)无力或无暇顾及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积极推进企业团体的公司制改革,建立起“产权清楚、权责明确、政企分开、治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当务之急,必须为旅游企业团体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制度保证。 3.完善已有旅游企业团体的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帮助治理当局实现其目标的手段”。[8](第242页)旅游企业团体发展的目标是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做强、做长,其组织设计必须服务和适应这一目标。当前,必须解决规模扩张与组织效率之间矛盾及其对企业的影响。一般以为,旅游企业组织设计应确定下列原则:
首先,充分考虑互联网技术对旅游业的影响。据世界旅游组织贸易委员会报告,在未来5年,在主要旅游市场上的交易额的四分之一将通过INTERNET实现。[9]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电子商务手段的采用,使得经济生活完全打破文化习俗的影响,排除了语言交际的障碍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使整个世界联为一体,同时对传统集权式的组织结构提出了挑战。
其次,以战略为导向。战略是决定旅游企业团体发展的主要因素,组织架构设计必须以战略为先导。各个业务单元中必须有明晰的远景、目标和价值观,围绕企业团体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从外部市场客户的需求开始到内部组织结构和价值流转的一条完整的企业动态价值链。
第三,组织结构的设计有利于进步治理效率。必须围绕旅游企业团体的核心竞争力用流程再造和信息技术的方式将企业内部的价值链动态衔接起来,达成企业的战略目标。外部市场环境的变化,要求旅游企业(团体)必须建立新型的组织结构,将原来的垂直通道内活动的信息尽可能的扩散到水平层次,即公道的压缩治理层级,建立扁平化组织结构,并发展增值伙伴关系,为成员企业分担风险,以保持组织的灵活性,降低治理本钱,共享效率进步所带来的竞争上风。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最后,完善旅游企业团体的法制架构。良好的法律制度能保护股东及利益相关者的权益,我们在规划未来治理架构方向时应该以经营战略和企业价值创造的效率为主要原则,建立实质性的治理架构,最后将治理架构融进法律架构的框架中,保证实质和形式的一致性。 4.增加人力资本投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经理人队伍
旅游企业的经营目标是使顾客持续满足,而“没有满足的员工就没有满足的顾客”,因此,重视对员工的投进对进步旅游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旅游企业团体要营造用好人才、吸引人才的良好环境,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并通过奖励股票期权、退休金计划等制度建设来吸引并留住人才,发挥人力资本在研究开发、经营治理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同时,应积极贯彻现代企业制度中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制度,使旅游企业所有者成为利润索取者,同时为了防范有限理性导致的不完全合同、机会主义倾向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在需求偏好差异和个人追求效用函数最大化的条件下,所有者为了在弱化甚至失往企业控制权的情况下维护自己的利益,就必然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职业经理人激励和约束机制,从而间接实现自己利润最大化的追求。目前,旅游企业团体在职业经理人市场培育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通过规范的制度设计为人才的培育创造一个良好环境。目前,我国旅游企业团体能独当一面的经理人太少,必须增加人力资本的投进,而加强
培训是培养人才很重要的途径。除了在国内培训外,还可选择一些
外语好、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送到国外培训,这是我国旅游企业团体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5.积极推动治理创新和服务创新,强化顾客价值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