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汶川地震对四川遗产地旅游的影响及市场恢复策(2)

2014-03-07 01:13
导读:2.四川遗产地旅游发展态势对旅游市场恢复的预期影响 从宏观上看,中国事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市场,2007旅游外汇收进419亿美元,比上

  2.四川遗产地旅游发展态势对旅游市场恢复的预期影响
  从宏观上看,中国事一个正在迅速崛起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市场,2007旅游外汇收进41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3.5%;国内旅游收进7771亿元,增长24%;旅游业总收进1.09万亿元,增长22.6%。微观上,四川省2007年国内旅游收进1179.9亿元,同比增长24.3%;旅游外汇收进5.12亿美元,同比增长21.6%;全年旅游总收进达到1217.31亿元,增长24.3%,与全国旅游增长基本同步。省内主要遗产地景区都江堰、青城山、乐山大佛、峨眉山、黄龙、九寨沟、恐龙博物馆、窦圌山、海螺沟等地的接待和门票收进都呈增长态势。正处于上升阶段的四川遗产地旅游具有快速复苏的巨大潜力。
  3.灾难地区地理范围大小对旅游市场恢复的预期影响分析
  研究表明,灾后旅游者并没有放弃旅游,只是以“安全”的目的地取代了危机影响地区。极真个情况下,旅游者可能以国内旅游取代出境游。但对于地理范围狭小、且受到灾难影响的地区而言,旅游更可能全面停滞而不是导向其他地区。因此,对旅游业整体而言,地理范围狭小的灾难地区将面临更长的恢复过程。
  四川省的情况需要做两面分析。一方面,受此次灾难影响严重的地区仅限于四川等少数省份,国际游客和国内其他省市的游客有足够的替换选择,有消息表明各地旅行社已开始向游客重点推荐张家界、桂林、昆明、海南等热门长线旅游线路,因此,从整体上来说,中国旅游不会像2003年SARS流行那样受到重创,但这种强替换性对四川省旅游市场的恢复不是利好。另一方面,四川省面积广大,灾情存在差异,未受灾地区或轻灾区(包括省会成都及峨眉山等重要遗产景区)仍然保有旅游需求和接待能力,因此,只要措施得力,旅游市场可以较快恢复,并能起到带动全省旅游恢复的作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综上,震后四川省遗产地旅游恢复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存,但总体而言有利因素更多,可以预见,随着灾后基础设施的重建与恢复,四川省的遗产地旅游将出现强有力的复苏。
  四、震后四川省遗产地旅游的市场恢复策略
  综观国内外有关研究,旅游危机治理主要针对危机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来进行。Faulkne将灾难过程分为灾前、灾难逼近、紧急时期、中间阶段、长期(恢复)和解决6个阶段。沈和江、陈淑荣[11]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分布的《旅游业危机治理指南》,按照危机前的预防、危机期间的反应、危机后的策略的框架,构建了旅游业危机治理技术处理模式。鉴戒这些理论与国内外旅游危机治理范例,结合当前四川情况,笔者以为,震后四川省遗产地旅游的市场恢复应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快速反应,制定应对灾难及市场恢复战略
  如前所述,危机治理应贯串从危机前到危机后恢复的全过程。灾难发生后,旅***业的第一要务必然是无条件地把主要精力、人力、物力用在救灾上。但救灾的同时也要把灾后市场恢复纳进全盘问虑,在灾情已迅速明朗的情况下制定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市场恢复战略。此为灾后尽快恢复旅游市场的要务,不可轻忽与拖延。
2.及时进行信息通报,进行恰当的媒体宣传
  几乎所有有关旅游危机治理的研究都夸大了信息与媒体的重要性。流言的滋生、媒体对灾情的渲染将加重民众的恐慌心理。而旅游灾难的影响路径除通过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交通设施造成极大破坏,降低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和旅游资源质量,进而影响旅游需求外,旅游灾难还通过损害旅游目的地在旅游者心目中的感知形象,从而改变旅游者心理预期和行为模式,直接导致旅游需求市场的波动。因此,灾情发生后,最大程度地缓解其对民众的负面心理影响,维护旅游目的地的形象极其重要。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四川拥有很多着名度极高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大灾之下其现存状况自然也令人瞩目。固然国家文物局、旅游局官方网站上陆续有文物损失及险情、旅游业损失情况的报道,但总的来说,四川各遗产旅游地灾后的真实状况还是雾里看花,尚待有公信力的媒体加大报道力度,特别是要夸大和澄清受灾稍微的遗产地。
上一篇:成都艺术类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建议(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