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桂西南区域旅游合作竞争创新模式研究——基
2014-04-24 01:15
导读:旅游管理论文毕业论文,论桂西南区域旅游合作竞争创新模式研究——基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论文关键词]合作竞争
[论文关键词]合作竞争 共生 广西桂西南 [论文摘要]广西桂西南地区具有边贸发展基础良好、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地理区位同越南多省区接壤便利、恰逢东盟博览会和环北部湾经济圈积极发展的有利时机等优势。文章在阐述了合作竞争概念的基础上,借鉴
生物学“共生”的理论本质,分析了目前桂西南旅游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桂西南区域旅游“互惠共生一体化”的发展模式设想及策略。 一方面,桂西南地区正好处于国内和中越国际两大旅游市场的交会处,是中国与东盟两大旅游经济圈旅游客流的结合点;另一方面,由于目前桂西南地区旅游的发展与东盟一些旅游强国相比仍处于发展初期,其旅游竞争力不高,很容易被东盟旅游强国将其旅游替代或分流。
一、合作竞争概念
“合作竞争”的概念由布兰登勃格教授(A. M. Brandenburger)和内勒巴夫教授(B. J. Nalebuff)在其合著《合作竞争》中提出,他们用博弈论描述了包含合作与竞争两个组成部分的现象,且基于波特行业结构分析模型上提出了企业与企业之间于合作、竞争为一体的第六种力量互补者[1]。可见,合作竞争并非是完全相互矛盾的,在利益主体的实际发展中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合作竞争是以利益主体自身的竞争力得以增长为目标,充分考虑到各种竞争关系中的矛盾、问题所在,并且也充分认识并发展各种合作关系,找寻一个合适的尺度,选择最适宜利益主体发展的联合竞争模式,实现更有效的竞争和发展。
二、“共生”概念的旅游延伸
旅游“共生”是指在旅游市场环境中旅游地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寻求双方或多方的共存共享和互惠互赢,构筑一个统一和谐的整体,从而获得任何单个一方无法达到的高水平和整体的最大利益。其本质就是合作竞争思想的旅游延伸。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以合为主,促进对称性兼容和一体化互惠共生,实现旅游个体或组织经济效益的提高、规模的扩大和范围的扩张[2]。但也并不排除竞争,不摒弃自身性质和状态,这种竞争是通过参与共生的各旅游地内部结构和功能创新以及它们之间功能的重新分工定位和合作实现的。
内容来自www.nseac.com
三、桂西南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一)桂西南区域旅游发展现状
桂西南地区地理范围较广,旅游资源类型、数量丰富多样,这样不容易形成规模游客量,游客的游览都被分散。1998年以花山岩画为中心的花山风景区被定为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成为与桂林漓江、桂平西山齐名的广西三大国家级风景旅游名胜区之一,其知名度随之有所提高,吸引了主要来自广西省内、广东自驾车、台湾及越南等国内外游客。
桂西南区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旅游资源组合有所欠缺,区域范围内的旅游开发不平衡;要告别单独旅游地的零敲碎打或旅游景区景点无重点的叠加,要重视整体品牌的建设;区域范围内的旅游产品构成单一,旅游消费较少,综合效益不高。
四、桂西南区域旅游实施“互惠共生一体化”模式策略
实现区域旅游一体化互惠共生是一个逐步完善、逐步发展的过程,其中存在着由旅游发展地区对相对落后地区的屏蔽阶段,旅游落后地区寄生于发展地区,逐步提升到两方相互依存发展的共生,到最后实现区域旅游的多赢发展局面。这其中包括屏蔽阶段,寄生向共生的转变,共生意识的培育,共生单元的匹配、融合和规模的确定、合作方式、合作阶段、合作资源或项目的选择,合作契约的签订以及利益和义务的对称稳定分配等[3]。
(一)空间形态的集聚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
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是利用、优化与重组现存的旅游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协同、放大区域旅游的吸引力,达到旅游资源单体无法达到的效果。桂西南地区以区内旅游资源地理位置为基础,以交通为纽带,以资源类型和文化内涵为依托,实施空间形态的集聚和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形成2轴6区1个核心3个节点的空间模式:2条旅游轴线靖西大新南宁东西走向,南宁崇左龙州宁明凭祥南北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