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我国草原旅游业和谐发展的思路
2014-08-27 01:04
导读:旅游管理论文毕业论文,略论我国草原旅游业和谐发展的思路在线阅读,教你怎么写,格式什么样,科教论文网提供各种参考范例:
[摘 要] 本文基于科学发
[摘 要] 本文基于科学发展观,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草原旅游具有夏凉冬雪的气候环境、魅力四射的自然景观、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情等资源优势,探讨了发展草原旅游的多重现实价值,并提出了推进我国草原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草原旅游;和谐发展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这一决定为我国在现阶段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事业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那么,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呢?本文以我国草原旅游开发为例,通过分析我国草原旅游资源特色及开发的价值,探讨我国草原成为旅游目的地的意义和发展策略等问题,以期对蓬勃发展的我国旅游业起到一定的理论支撑作用。
一、草原旅游的概念及内容
草原旅游是指在草原背景下的旅游。草原旅游从供给者角度来说,是指利用草原独特的自然景观、独具特色的生态环境、丰富的人文积淀和相关的游乐设备设施,向旅游者提供的全方位服务。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草原旅游是以体验草原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和进行以草原为依托的各种活动为目的的旅游经历。草原旅游包括基本层次、提高层次和专门层次三个层次的内容:基本层次是草原观光,包括草原观景和草原畜牧业观光;提高层次是在草原上进行的娱乐、消遣活动,包括各种草原康乐体育活动;专门层次是利用草原优美的自然风光、适宜的气候、繁多的动植物资源、独特的人文景观,开展的疗养、会议、科学考察、商务活动、购物、美食等方面的旅游活动。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二、我国草原旅游资源特色
中国草原广泛分布于东北的西部、内蒙古、西北荒漠地区的山地和青藏高原一带,横亘于北纬30~50°之间,从行政区来看,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陕西、河北、山西和四川12个省区,总面积为35.7亿亩,其中可利用面积为30亿亩。此外,南方各省有草山草坡10亿亩,目前尚未得到充分利用;沿海滩涂有草地2亿亩,其他农区亦有一些面积不大且分散的草地。我国草地类型几乎涵盖了世界上主要的草地类型,从热带亚热带草地、温带不同类型草原到高寒草地等,有草甸、有草原、有荒漠。各种不同类型的草地,由不同的植物组成,表现不同的结构,呈现不同的景观,多样性十分丰富,并以其辽阔、美丽、多彩而为人们所称赞。正因为如此,草原对人们有巨大的吸引力。我国草原以其所处的地理位置,所具有的独特的气候、植被、生态系统特征以及社会、人文背景,初步具备发展草原生态旅游的优越条件。
1.夏凉冬雪的气候环境。我国草原大部分分布在中温带至寒温带之间,夏季温度较之周围地区,特别是周边城市,一般低8-15℃,在我国夏季全国普遍高温的气候背景下,总体上属于凉爽的地区。冬季低温期则随纬度与海拔高度的不同而有明显的地区差异,但普遍有1~5个月的积雪期。凉爽宜人的夏季气候是发展暑期避暑度假产品的天然资源基础,冬季稳定的积雪期使其具备开展冬季冰雪景观观光和冰雪娱乐、健身项目的资源条件,具备满足需求旺盛的周末度假、暑期避暑和冬季玩雪为代表的休闲度假旅游市场需要的可能。
2.魅力四射的自然景观。开阔平坦的地表、茫茫的草地、遍地的鲜花、名贵的中药材、“蘑菇圈”、“天鹅湖”以及高山牧场、长于奔跑的黄羊、鸣声嘹亮的百灵和“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千古绝唱,成为草原自然景观最好的金字招牌,具有得天独厚的观赏价值。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农区的人们来说,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3.特色鲜明的民族风情。我国草原分布的地区,基本上是兄弟民族聚居的地区,长期以来由于交通不便,受现代文明的影响相对较小,使得当地传统民风、民俗得以原汁原味的保留。他们的衣食住行、生活习俗、历史文化都各具特色,这些对观光旅游者来说都有极大的吸引力。例如,内蒙古草原是蒙古族聚居的地方,蒙古包、蒙古族美食、那达慕等都会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