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游资规模变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2)
2014-09-21 01:39
导读: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运用直接法对我国国际游资规模进行了四个口径的计算: 直接1=净误差与遗漏-储备货币价值变动 金融项目其他投资中短期项目 直接
根据以上分析,本文运用直接法对我国国际游资规模进行了四个口径的计算:
直接1=净误差与遗漏-储备货币价值变动 金融项目其他投资中短期项目
直接2=净误差与遗漏-储备货币价值变动 金融项目其他投资中短期项目 差额1 差额2
直接3=净误差与遗漏-储备货币价值变动 金融项目其他投资中短期项目 差额1 差额2 (FDI-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利用额)
直接4=净误差与遗漏-储备货币价值变动 金融项目其他投资中短期项目 差额1 差额2 证券投资
本文还采用来源于Bureau Van Duk electronic publishing Country Data数据库的其他短期资本净流动指标(包括经估值变化、异常融资、净误差与遗漏调整的短期资本净流动和组合投资净流动)作为另一客观口径进行对比。
不同估算口径得到我国国际游资规模和趋势如图1所示。
从图1可以看出,7个口径估算的国际游资规模在趋势上是一致的,具体的数额虽然有一定差异,但总体变化是一致的。我国在2001年前经历一段时间的资本外逃情况后,从2002年起国际游资出现了净流入,且规模逐年增加;但是在2005年以后国际游资流动规模出现大幅波动,流动方向变动也表现出易变性。
国际游资规模变动对我国的影响
(一)我国国际游资流动方向有发生逆转的可能
首先,国际游资在2002-2005年大量流入的情况下,2006年突然出现明显外流,这说明我国国际游资有短期内流出途径;其次,国际游资大量流入的阶段(2002-2005年)正是我国处于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币升值预期强烈、资产价格存在增值预期的阶段,到2006年之后由于预期已部分兑现,国际游资在方向和规模上开始出现波动,不排除部分投机者已获利撤出。这说明国际游资的活动基本是与我国的经济周期相符合的,如果我国出现经济增长减速、资产价格下降等问题,国际游资就可能会大规模地流出,这极有可能对我国的金融稳定造成不利影响(E.S.Pras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