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东盟的投资-开题报告

2013-06-25 01:21
导读:电子商务论文毕业论文,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东盟的投资-开题报告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题目 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东盟的投资 论文撰写的目的、
题目 论浙江纺织服装业向东盟的投资
论文撰写的目的、意义及必要性
 在纺织品配额取消后,由于出口增长速度过快,导致欧盟和美国纷纷运用特保措施对部分中国纺织品重新进行配额限制,同时很多开始使用反倾销等措施限制进口中国纺织品。而一些企业采用谎报原产地、转口等方式继续对欧美出口,已经引起美国的关注,并使美国采取更为严厉的措施。纺织品出口环境日益恶化,直接出口不再是最佳选择。研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以后浙江纺织服装企业投资东盟的可行性,对浙江这个全国纺织服装出口第一大省有重要意义。浙江纺织服装业利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契机,把低附加值的产品生产转移到东盟,既可化解当前纺织品出口压力,继续出口欧美,又可拓展东盟市场。
论文的研究现状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关于本课题的研究基本上都是只涉及到其中的一部分,大致上可以把相关的研究成果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关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研究。部分学者从中国与东盟贸易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双方在贸易上的竞争性和互补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CAFTA存在的问题、前景和我国的对策,例如陈建军、肖晨明的《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贸易互补性比较研究》,《世界经济研究》,2004(8);王磊的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效应分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4);还有少数研究关注了CAFTA在投资方面的合作问题,认为投资东盟是符合我国利益的,例如杜群阳和宋玉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FDI效应》,《国际贸易问题》,2004(3);李建伟在其《中国对东盟直接投资产业选择问题研究》(载于《东南亚纵横》,2003(8))一文中分析了中国投资东盟可以选择的产业。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2)关于纺织品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品出口的研究。2005年前后,针对配额取消对中国纺织品出口可能产生的影响,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大量研究。绝大多数研究都认为,纺织品配额的取消对中国而言,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如郑礼明和张燕林的《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行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企业经济》,2005(7);王瑾的《对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品出口环境的评析》,经济问题探索.,2005(1);
 (3)关于中国企业走出去的研究。随着对外贸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走出去,进行国际直接投资(FDI),国内学者从必要性与可能性方面进行了大量的论证,并且就投资方式、区位选择、风险防范等问题给出了指导意见。如钟昌标的《我国实施"走出去" 战略的若干问题研究》,《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1(4);另外有少数研究讨论了浙江企业走出去以及投资东盟的问题,如赵伟的《浙江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比较优势与规模预期》,《浙江社会科学》,2001(1);竺彩华的《民营企业投资东盟:现状、条件和建议》,《国际经济合作》,2005(7)。
 后配额时代纺织品出口环境的恶化使“走出去”成为浙江纺织服装企业的必然选择。鉴于纺织品出口对浙江经济的重要性和东盟各国国情的差异性,有必要纺织品对东盟各国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战略进行实证研究,这是一块空白领域,也是本课题选题的意义所在。
主要研究内容
 1、建立适合分析东盟投资环境评价体系,并且将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分析。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初步构想是考虑下列指标:①进入目标市场(欧美国家)的难度。②投资环境。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原材料和资金等是否充裕,渠道是否畅通、基础设施是否发达等;东道国政府的效率、腐败情况以及其对外资的态度、政策、社会文化环境等等。③跨国投资的风险估计,包括经营风险、政治风险。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通过运用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分析东盟各国的情况,将东盟各国的投资环境分为三个层次,结合浙江纺织服装的优势,针对性的对东盟实行产业转移。低附加值产品可以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廉的国家,把较高附加值的产品生产转移到劳动力成本居中的国家,任何纺织服装产品都不适合转移到新加坡和文莱这两个高收入国家。确定投资区位以后,进一步研究目标东道国的投资环境,发现可以利用的资源、政策以及各种可能发生的风险,并且给出防范风险的措施。
 2、构建一个系统的推进体系。浙江政府应该到省内各大纺织服装企业、相关产业集群进行调研和宣传,鼓励和引导企业到东盟投资;充分发挥纺织品行业协会的作用进行引导,并提供服务功能;鼓励有实力的大企业先走出,以带动中小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
 3、建立一个合适的竞争战略。对投资东盟的企业而言,除了选择投资区位之外,还应根据自身和市场情况,选择合适的竞争战略:当前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利润率极低,而且日后同样会遇到反倾销等问题,故企业应在低成本和非价格战略之间做出选择。
研究方法及其预期目标
 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为主,综合运用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市场营销和区域经济学等理论进行综合性研究分析。同时,在收集大量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借助计算机和统计软件,提高研究精确度和效率。
   预期目标:由于中国纺织品的强大竞争力,在2005年1月1日纺织品配额取消以后,许多国家采取了专门针对中国纺织品的贸易限制措施,而且这种限制会继续增加和强化。借助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机会,浙江纺织服装业可以通过对东盟直接投资,实施产业转移来巩固国外市场。构建专门适用于分析纺织品投资环境的指标体系,全面分析东盟各国的投资环境,将其分为三个层次,并针对性地提出产业转移的对策。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1)论证浙江纺织服装业投资东盟的意义
 (2)东盟投资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推进浙江纺织服装业投资东盟的对策
指导教师意见
 同意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上一篇:[免费论文]电子商务给企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