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电子商务的国际税收协调(4)
2014-07-01 01:15
导读:网址活动的营业性标准 即非居民是否通过该网址实施了其全部或部分的营业活动。此项标准夸大的是网址实际从事的活动内容的性质是否属于非居民纳税
网址活动的营业性标准
即非居民是否通过该网址实施了其全部或部分的营业活动。此项标准夸大的是网址实际从事的活动内容的性质是否属于非居民纳税人本身的营业范围内容或是其中的一个部分,这种活动是否在该非居民纳税人的赢利过程中具有重要或不可或缺的作用。假如非居民通过其网址从事的仅是一些预备性或辅助性的业务活动,例如为本企业的产品或服务进行广告宣传,收集市场信息和客户反馈意见,提供不属于本企业营业对象范围的其他信息资料等,由于这类性质的活动对纳税人的赢利并不起直接作用,尽管网址活动存续的时间超过了上述税收协定中规定的最低期限,但不足以表明非居民纳税人与来源地国构成了实质性的经济联系,不能认定构成常设机构。假如非居民通过其网址从事的是提供产品和服务这样的具有实质性营业性质的业务活动,只要这样的网址活动延续超过规定的期限标准,在同时满足下述网址功能的系统性标准的条件下,应该认定其构成常设机构存在。
网址功能的系统性标准
这是指非居民控制的网址是否具有完玉成部交易或主要的交易环节的功能,并且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际发挥了这样的功能作用。一项交易的完成,通常需要涉及交易的磋商(包括要约和承诺)、签订
销售合同或接受订单、产品或服务的交付和提供,以及价款的收付等这样一些主要的交易环节。
假如非居民的网址具备履行完玉成部的交易环节或其中主要的某些交易环节的功能,并且针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质性地发挥了这样的交易功能,即可认定该网址的活动符合此项功能系统性标准要求。假如网址仅具有执行某些次要的交易环节的功能,或该网址虽具有完玉成部或主要交易环节的功能,但并未具体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质性地发挥这样的功能,则均不能认定该网址的活动构成常设机构存在。而所谓非居民的网址对来源地国境内的客户实质性地发挥了履行全部或主要交易环节的功能,是指非居民纳税人通过其网址与来源国境内的客户完成的交易额、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价值金额、或取得后者支付的价款数额,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一定的数目规模。在这方面国际税收协定应定出适当的量化标准,如在6个月或12个月内达到或超过一定金额,便于缔约国税务机构在征税实践中把握执行。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非居民纳税人通过在互联网上设置的网址从事跨国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只有在同时符合了上述三项标准的情况下,才可认定其与来源地国存在着实质性的经济联系,构成国际税收协定意义上所指的在来源地国设有常设机构,从而使作为来源地国的缔约国一方依照税收协定中的常设机构原则,有权对非居民纳税人从来源地国境内客户支付取得的营业所得行使来源地税收管辖权征税。笔者以为,采用内涵上述三项标准的常设机构概念,能够避免传统的常设机构概念继续适用于跨国电子商务营业所得造成的国际税收权益分配严重失衡题目,轻易为广大的发展中国家所接受。
参考文献:
1.廖益新.国际税
法学[M].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美国财政部税收政策
办公室.全球电子商务对税收政策的影响[J].国际税收(英文版):第25卷,1997,(4)
3.经合组织.电子商务的税收框架条件[EB/OL].http://www.becd.org,1998—08
4.加拿大财政部长电子商务顾问委员会. 电子商务与加拿大的税收征管[EB/OL].http://www.rc.gc.ca/ecomm
5.[韩]李昌河.电子商务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税收收进分配的冲击[J].税收译丛,2000,(2)
6.刘剑文.国际税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