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下供给链成员信任机制的建立(3)
2014-07-28 01:14
导读:3.2.2 B to C中企业与消费者间信任度的提升 企业要提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任度。首先,应切实做好自身的治理,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形成独特的企业文
3.2.2 B to C中企业与消费者间信任度的提升
企业要提升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任度。首先,应切实做好自身的治理,树立企业良好的信誉,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其次,企业应做好品牌形象宣传,高的着名度有助于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信任度的提升;再次,企业应加强客户关系治理,与消费者多进行信息交流,消费者对信息量的把握程度将直接其对企业的信任度。同时,企业也可通过与消费者的交流更灵敏地捕捉市场需求,促进产品的创新和企业的。
而消费者要取得企业的信任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一是通过企业的身份认证;二是企业确认银行到款。
3.2.3 C to C中消费者与消费者间信任度的提升
这一模式下由于交易的双方都是单个的个体而不是组织,所以更加难以达成信任。
但由于交易是在某个服务供给商提供的交易平台上进行,因此交易双方可以通过服务供给商提供的身份认证服务来确认对方的可信任程度。服务商主要采取的手段有信用度评估、用户留言板、中间银行等。信用度评估是服务商通过消费者的记录根据某个特定的标准出来的信用程度,表现形式为一项指数。用户留言板是为了方便交易双方的沟通,让消费者把握更多信息。而中间银行相当于一个虚拟的货款汇转处,买方将购买所需货款转至中间银行,中间银行确认到款后通知卖方发货,当买方收到货物证实符合要求,中间银行再将货款转进卖方账户。这里,它充当的不仅是一个转存处的角色,同时也是一个监视者的角色。在这种交易模式下,消费者要提升信任度,唯一的就是确实取信,在与其他消费者交易时留下良好的口碑。
3.3 建立公平的利益回报机制
供给链之所以建立就是其可以为参与供给链的各成员带来比合作前更高的利益。供给链中的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在供给链整体利润一定的条件下,某些企业利润的进步会导致其他企业利润的降低,某些企业获利水平过低将导致其采取其他机会主义行为来弥补受到的不公平分配或者其他消极合作,甚至退出供给链,最后使供给链崩溃。因此,建立供给链的信任机制也应该包括建立公平的利益回报机制。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另外,要加强供给链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建立一个较完善的保障机制也是必要的。这里的保障机制主要包括保障、监视、评估制度以及供给链的灵敏转移机制等。
1 刘慧. 供给链治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刘南,李燕. 供给链信任机制的建立[J].论坛,2004(21)
3 王学东. 商务治理[M].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4 岑丽阳. 流通视角下供给链的信任基础[J].商场化,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