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子教育思想中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子
2014-08-23 01:02
导读:电子商务论文毕业论文,从孔子教育思想中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子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中国的教育改革经历了
中国的教育改革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也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终极一个目的就是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方法及规律,及至现在提出了“新课程改革”的策略,纵观“新课改”的中心思想就会发现,它与中国二千年前教育家孔子的教育观念有着惊人的相似。
孔子在
教育学生时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著名论断,倡导教育活动启发诱导,始终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从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进手,并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孔子的这些思想与我们今天所提出的“新课程改革”完全不谋而合。
孔子的这些教育思想更给我们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宝贵的鉴戒。
当前语文教学仿佛陷进了一个误区,以为语文谁都可以教,谁都可以教好。实在这是对语文教学的亵渎,是对语文,对学生不负责任的一种错误看法。诚然,语文是一门开放性学科,它所涉及的知识几乎能囊括所有的学科,似乎谁都懂语文,谁都会语文,实在在这看似简单的学科中却包含了最不简单的学问。
的确,语文谁都可以教,但要想教好却非易事。那么怎样才能教好语文呢?这还需要向我国教育鼻祖孔子来学习。
曾几何时,我们的教师以为课堂上不讲似乎对不起学生,不讲就是没有尽到教师的责任,不讲就是没有水平。于是课堂上一讲到底,满堂“灌”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没有自己学习、消化的时间。课堂上,“主体”变成了“客体”,学天生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主导”变成了“主宰”,教师完全成了教学活动的中心。这实在是有悖于教学规律的。我们必须学习和领会孔子的教育思想,像孔子那样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对于这一点,笔者也进行了一些尝试。在教学中实行小组教学,让各组同学集体来学习一篇课文,感觉效果甚佳。具体做法是,在学生完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自我设疑,提出一些自己能解决或不能解决的题目,然后小组针对每一个题目进行讨论,小组不能解决的题目再提出来,全班集体研讨,这样主动权就完全放给了学生。最初学生可能提不出什么好题目,甚至是一些幼稚的题目,这都没关系,这究竟是他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自己提出来的,这就是他的收获。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题目比解决一个题目更重要。”假如这种练习长期坚持下往的话,学生终极一定能提出一些质量比较高的题目,久而久之,就能形成一定的能力。这比单纯的教给他们知识要强得多。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在我的教学中也得到了验证。
孔子在教学中夸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倡导乐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爱好。他深知,要博学,必须愉快地学,要学习得好,必须心情愉快,所以启发学生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之。”指出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他还把乐学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他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以“知之”、“好之”、“乐之”这三种学习的态度相比较,一层深进一层,说明乐学的效果最佳。所以,孔子学习起来“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他说:“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意思说,在学习中发现了乐趣,本身就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了,那么,即使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做枕头,也有着乐趣。
孔子的这种观点,在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爱因斯坦也说过:“爱好是最好的老师。”可是纵观当前一些语文课堂教学,给人的感觉是死气沉沉,学生毫无兴致可言,这又怎么谈得上喜欢语文这一学科呢?又怎么想进步学生的语文成绩呢?那么,如何来培养学生对语文的爱好呢?笔者在几年的语文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一点切实可行的做法。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首先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注重***教学。这应该是令学生乐学的条件。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人是有情感的动物。师生感情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感情冷漠,不可能创造出一种***的学习气氛;师生感情融洽,师爱生,生敬师,这样学生内在的情感自然被触发,并进而如同“爱屋及乌”般喜欢上教师的讲授,学习的爱好就浓了,劲头就足了。所以,我们也应该像孔子那样,对学生讲同等,讲***,讲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