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复苏 风险仍然较多(2)
       2014-12-22 02:12
      
	  导读:***幻灭使日本经济和发展遭受沉重打击。20世纪90年代成为日本“失往的10 年”。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2000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为1.3%。从2003年起,日本
	  
          
        
        
          
        
          ***幻灭使日本经济和发展遭受沉重打击。20世纪90年代成为日本“失往的10 
年”。据世界银行统计,1990—2000年,日本GDP年均增长率为1.3%。从2003年起,日本经 
济已经出现复苏。据日本内阁府统计,2003年第二季度日本经济实际增长率为0.9%,以年率 
计算为3.5%,第三季度经济实际增长率为0.6%,以年率计算为2.2%。2003年11月6日日本内 
阁府发表的景气动向指数显示,由于以生产为中心的很多经济指标改善,9月份表示景气现 
状的一致指数为83.3%。日本内阁府以为,日本经济已脱离低谷开始复苏。据日本财务省统 
计,2003财政年度上半期(4—9月),日本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盈余达83520亿日元,比上年 
度同期增长20%,刷新了1992年度下半期82179亿日元盈余的最高纪录。 
  日本经济中的主要,一是财政赤字居高不下,二是日元仍面临升值压力。IMF猜测 
,日本经济增长率将从2003年的2%下降到2004年的1.4%。迄本日本还是外汇储备最多、外贸 
顺差最多和海外净资产最多的国家。到2002年底日本的海外净资产余额达1753080亿日元, 
按当年12月的均匀汇率折算约为14338亿美元。日本经济仍有很强的承受能力、调整能力和 
应变能力。2003年11月24日日本经济产业省透露,为了加强国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重振 
“日本制造”席卷全球的昔日辉煌,日本将制定《新产业创造战略》。 
  欧盟主要成员国的经济形势不如美国和日本。欧盟委员会猜测,2003年和2004年欧盟15 
国经济均匀增长率分别为0.8%和2.0%。其中欧元区12国经济均匀增长率分别仅为0.4%和1.8% 
,主要原因是法国和德国经济复苏乏力和增长缓慢。欧盟委员会猜测,2003年和2004年法国 
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1%和1.7%,德国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和1.6%。2001和2002年欧元区经济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增长率分别为1.5%和1.0%。欧元区经济连续三年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一是欧元升值削弱了 
经济的竞争力。二是欧盟主要成员国经济结构滞后和调整缓慢,结构性失业率大大高于美国 
和日本。据统计,2003年9月欧元区的失业率为8.8%,欧盟委员会预计,2004年欧元区失业 
率将增至9.1%。三是法国、德国等大国的财政赤字超过控制目标,也制约了这些国家的经济 
增长。 
  2003年10月17日;结束的欧盟首脑会议,原则上同意投资2200亿欧元的路线图计划来刺 
激欧洲经济。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估计,该计划如能够顺利实施,每年将创造40万个
就业 机会,并使欧盟的年经济增长可进步0.23个百分点。 
  (二)亚洲经济还是“亮点” 
  IMF猜测,2003年和2004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分别为5.0%和5.6%,其中亚洲经济增 
长率分别为6.4%和6.5%,还是世界经济中的“亮点”。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以为: 
“东方崛起的最大意义是孕育了世界化的新模式,亚洲以亚洲方式完成自己的现代化, 
它要引导西方一起迈进机遇与挑战并存的21世纪。” 
  经历东亚金融危机和非典的冲击,中国经济继续高速增长。IMF猜测,2003年和2004年 
中国经济增长率都将达到7.5%。实际上200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将达到8.5%,中国经济已经结 
束了1997年东亚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调整恢复期,进进一个新的快速增长期。中国经济进进 
新的快速增长期,是市场化进程和国际化进程深化的相互推动,是经济增长的内在气力不断 
强化的结果。 
  日本《朝日新闻》2003年11月27日发表的《中国“和平崛起”论》一文指出,“中国崛 
起”将是超过“日本崛起”的历史性事件。中国“和平崛起”、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市场日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益扩大,为周边国家和地区乃至世界提供了巨大的商机。2003年头9个月,日本出口增加的 
近70%是中国的进口,从零部件、机械到钢铁,日本对中国的出口全部增加,充分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