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在电子信息专业课教学中探讨(2)
2015-03-19 01:53
导读: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治学之道、知晓做人之理。治学之道与做人之理是紧密相关的一个题目。学生的做人之理的形成需要他们治学之道的支持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治学之道、知晓做人之理。治学之道与做人之理是紧密相关的一个题目。学生的做人之理的形成需要他们治学之道的支持。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良好作风。
3 研究性学习是高等教育的内在需要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的弊端在于: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班级集体教学活动的条件下难以实施;以语言讲述为主的表达方式,使得某些教学信息的传输与接收碰到困难;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作用,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没有创造力;传统课堂教学,教师总是在进行重复性劳动,教学强度非常大。这样教师就无法从繁重的教学任务中脱身来进行研究工作。
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肩负着中华民族振兴的使命,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重要手段。如何进步教学水平和科研质量及取得创新性成果,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表明,实行加速创新的研究性学习是必由之路。
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要求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不仅具有渊博的科学知识,扎实的专业技能,更应具有发现题目、解决实际题目和实践题目的能力。这光靠知识的传授显然是不能实现的。而且把科学研究引进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对大学生的科学研究练习,这是高校教学的特点。研究性学习有助于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有助于大学生在模拟“题目情景”中通过研究和探索往获取新知识,产生创造性成果。
性具有开放性和多元化,夸大系统性的实践,在科研实践中发挥自主性潜力,因而满足了形成创新精神和产生创新成果的主要因素。研究性学习对创新的形成起催化促进作用,大学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现实舞台。研究性学习的实践策略中还包含有课题组研究的形式,夸大课题组集体的合作和配合,这种协作精神的锻炼对后续的创新有积极的。研究性学习不仅能让学生在研究中学到知识,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的锻炼是传统学习方式所无法相比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研究性学习有助于弥补大学生的先天不足,可以给他们一方容量极大的“用武之地”,给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极大地发掘学生科学研究的潜质。通过参与研究,学生的思维方式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从被动思维到主动思维;从单一思维发展到多元思维;从平面思维发展到立体思维;从静态思维发展到动态思维;从封闭思维发展到开放思维。因此,学生敢于面对挑战,勇于提出独立见解,潜能会得到充分挖掘和开发,为进行科学创新奠定基础。
研究型教学使得考核结构发生了变化,适当分离基础考核和创造性的考核是必要的科学的考核制度,有利于公平的办法都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和支持。研究型教学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欢迎。在解决了熟悉以后势必有更多的学校、老师会往作进一步实践。在打破一校一课的局限以后,如何因人而异、因地而异摸索出合适的形式,确定公道的目标和工作量是我们乐意看到的。可以相信研究型教学将会对教学质量的实质性进步起示范作用。
4 信息专业课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
(1)学习目标的设计。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电子信息专业所涵盖的通讯信号处理、图形图像处理、语音信号处理、多媒体技术以及DSP技术等领域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爱好的研究专题,往发现题目和提出题目。在研究性学习中,题目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题目的过程中会涉及多种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题目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教学的互补,专业课程教学重视学生对电子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研究性学习则不以系统电子信息技术学科知识的传授为追求,它是以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以电子信息学科教学欠缺和研究性学习自身所长为主要追求。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2)学习内容的设计。研究性学习主要不是学习书本知识,而是夸大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特别是电子信息专业更夸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它不能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夸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接受性学习,它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性知识的把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才能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经验体系。在研究性学习中,正是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题目、解决题目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内容便可以在相当宽泛、相当灵活的范围之内加以选择,这符合电子信息专业覆盖范围广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