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对设立中公司的民事主体地位探讨律毕业论文(2)

2013-08-02 01:04
导读:2.法国民法典 中世纪西欧商业活动的繁荣,导致在法律上认可具有个人主义色彩的商法领域的出现。从商法领域中产生了特殊的商人阶层,从而为个人的独

2. 法国民法典
中世纪西欧商业活动的繁荣,导致在法律上认可具有个人主义色彩的商法领域的出现。从商法领域中产生了特殊的商人阶层,从而为个人的独立奠定了经济、思想和政治权利基础。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果实,1804法国民法典在第八条明确宣示:一切法国人均享有民事权利。简短的一句话暗含的是它对罗马法中人格减等制度的抛弃,因为它确立了自然人人格的抽象平等。但稍显不足的是它规定只有具有法国国籍的人才能享有人格。法国民法典民事主体制度为人诟病的还在于它对法人制度的有意忽视。从立法者主流思想来说,主要原因在于它对个人主义的极端崇拜,这种极端使得它对所有的团体采取了敌视的态度,他们认为团体的存在可能侵犯作为个人的自由空间。而从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由于资本主义革命胜利不久,他们担心封建社会可能利用各种组织进行复辟,因而未承认法人的主体地位,这也是一种政治考量后的不得已选择。虽然在其后的1807法国商法典和对民法典的修改使得其承认了法人制度,但是还不能说它们在价值意义上已经建立了民事主体二元制,因为它们在法律结构的处理上,明显的昭示了:“在法国民法最深层的法律结构中,其立法思想所承认的法律人格,只有个人或自然人;团体或法人不是法律价值观念中的主体,只是商法所承认的作为商业经营技术意义上的主体,这种团体主体,其价值主体仍然是个人的主体性”[1]。
3. 德国民法典
如果说法国民法典对于法人制度的有意忽视是当时社会革命使然,那么德国民法典对法人制度的全面认可则是社会思想成熟的体现。德国民法典的立法者在坚持个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强调社会经济生活中各种组织的作用,所以它在相当程度上接受了经济共同体思想和社会连带观念,在法律上的表现就是承认法人主体制度。德国民法典以69条之多对法人制度作了系统的规定,其内容涉及法人民事能力的四要素(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责任能力和民事诉讼能力)、法人的分类(包括社团法人、基金会和公法人)、公司的设立、公司的清算等。在对自然人的规定上,它首创了民事权利能力的概念,并将它作为统摄民事主体的一个前提条件和基本属性。同时大量缩减人格制度的范围,且把它主要放到人身制度中去。这样为当今绝大多数国家民法所承认的主体二元制基本建立起来了。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4. 民事主体制度的当代发展
自20世纪以来,社会急速变动。基于政治社会和公民社会分野造成的种种鸿沟,催生了一大批非以营利为目的的社会组织,即民法中的非法人团体;出于对胎儿和死者的保护,越来越多国家的法律把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进行了延伸;各种结构复杂的公司的出现,而使得公司的设立越来越受到重视,从而导致了大量的设立中公司在实际生活中出现,等等变化。有人为了研究方便就把这些区别于传统民事主体的新兴事物称为第三民事主体。部分国家的民法在德国民法典所苦心建立的主体二元制的基础上逐渐认可了主体多元制。因此有人评论到“从19世纪到20世纪,就主体制度上,法律的发展轨迹是沿着单一主体制——二元主体制——多元主体制的方向发展。” [2]而相对于传统民法对自然人和法人权利能力的抽象平等(关于法人之间或者它们与自然人之间的权利能力是否平等,近来学者们进行了很多论述,并认为传统民法所认为的法人的性质、目的和事业范围不是对它的权利能力,而是对它的行为能力的限制,因此它们之间以及它们与自然人之间在权利能力上是平等的),这些民事主体的权利能力突破了抽象的范畴,更多的是迎合社会的需要而体现为一种有限的权利能力。
因此,设立中公司应当作为民法上的一种主体而存在,但是这种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应该是有限的。[1]
 

上一篇:我国公司瑕疵设立制度的立法及缺陷的分析律 下一篇:物权变动中的善意第三人及其界定律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