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物权变动中的交付行为(1)(4)
2014-06-02 01:11
导读:[参考文献] [1]田士永王萍.物权行为理论研讨会综述[J].;中国法学,1998.(4). [2]周楠.罗马法原论(上).[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彭诚信.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
[ 参 考 文 献 ]
[1] 田士永 王萍. 物权行为理论研讨会综述 [J]. ;中国法学, 1998. (4).
[2] 周楠. 罗马法原论(上).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3] 彭诚信. 我国物权变动理论的立法选择(上) [J]. 法律科学, 2000.(1).
[4] 蒋怀来. 对我国是否承认物权行为的重新认识 [J]. 法学, 1997.(10).
[5] 谢在全. 民法物权论(上) [M]. 北京: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6] 刘文涛 邢军. 交易立法的分离原则与物权行为 [J]. 政法论坛, 2000.(6).
[7] 王轶. 物权变动论 [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1.
[8] 董安生. 民事法律行为 [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4.
[9] 王利民. 关于我国物权法制订中的若干疑难问题的探讨(上) [J]. 政法论坛, 1995.(5).
[10] 孙宪忠. 论不动产物权登记 [J]. 中国法学, 1996.(5).
[11] 王泽鉴. 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1) [M]. 台湾:台湾大学法学丛书编委会. 1975.
[12] 高洪宾. 物权行为若干问题探讨 [A]. 载于民商事审判新问题探究 [C]. 北京:人民法院出社. 2001
[13] 梁慧星. 我国民法是否承认物权行为 [J]. 法学研究, 1989.(6).
[14] 张卫平. 法国民事诉讼中的诉权制度及其理论. [J]. 法学评论, 1997.(4).
[15] 申卫星. 我国优先权制度立法研究. [J]. 法学评论.,1997.(6)
共4页: 4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