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 3) 统一证据公开的标准。在司法活动中, 证据公开无论对保障程序公正、促进实体公正还是提高诉讼效率、制约权力滥用与遏制司法腐败, 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司法实践中,证据公开标准不一致导致了证据认定与采信上的混乱, 所以证据公开的标准应当统一。在区域司法协调中, 可以建立统一的证据公开标准, 包括证据公开的对象统一、证据公开的范围统一和证据公开的途径统一等。
2. 加强司法协助。
( 1) 司法文书的送达与执行方面的协助。第一, 建立司法文书异地委托送达机制。对区域内需异地送达的司法文书, 可协商采取委托转送, 并规定相应的送达时效和协助责任。第二,建立异地司法文书执行协助机制。对司法文书的执行, 可协商委托异地司法机关代为执行,如查封、扣押财产, 异地执行司法拘留; 或者是提供协助, 如协助维持执行现场秩序、提供交通工具和警用装备等。通过建立相应的协助机制,促进区域内各司法机关积极协作, 形成合力, 改变“跨区域执行难”的状况,形成“异地执行公务、当地司法机关支援”的局面, 以提高执行效率, 缩短案件的执行周期,遏制跨区域转移财产、跨区域逃避执行的现象。
( 2) 案件调查取证方面的协助。健全系统内的委托调查取证制度, 对需要异地调查取证的案件, 可协商确定由当地的司法机关代为完成, 并对委托调查取证的一般时限、取证情况汇报、证据移交等具体事项作出规定。
( 3) 案件管辖方面的协助。各地司法机关对区域内案件的管辖权问题, 可达成协议, 由最先收到申请材料的司法机关进行初步审查, 并作出相应处理: 如果经审查发现案件涉及到共同管辖问题,则通知共同管辖机关,由共同管辖机关协商确定由哪一个司法机关管辖该案件;如果经审查发现自己对本案无管辖权的, 则直接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司法机关。
( 4) 区域法律服务方面的协助。第一, 通过律师协会建立合作平台, 加强区域内法律服务信用标准、评比等方面的交流, 加强区域内法律服务分支机构的管理监督,维护法律服务市场秩序, 建立区域间统一的诚信体系。第二, 区域内的律师事务所可异地互设分所, 允许机构之间合作组建其他法律服务机构。目前, 律师在异地调查取证或申办执业手续方面较为繁琐,今后各地相关业务部门应加强合作、简化手续, 对异地司法行政机关提供的律师身份证明予以确认, 平等对待本地律师和外地律师。
( 5) 区域法律援助。第一, 健全和简化系统内的委托调查取证制度, 节省办案成本和时间。第二, 建立法律援助案件转办制度, 即案件可以在一个城市受理, 然后转给其他省市的法律援助机构办理,以减轻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和奔波劳累之苦。
3. 排除地方保护。
我国司法机关的设置与行政区划相一致, 其人、财、物受制于地方政府, 导致各地司法机关在办案中产生地方保护现象, 司法功能出现“错位”。在寻求区域合作与共同发展中,必须排除和抵制地方保护, 可从下列方面着手:
( 1) 各地司法机关应当遵循公平、公开与非歧视原则, 对本地、外地当事人平等对待, 做到一视同仁、公正司法、中立裁判, 维护社会诚信, 增强司法的公信力。
( 2) 对跨区域案件, 可以组成联合调查与执行机构,协同办案, 以减少干扰, 排除阻力。对跨区域的涉诉案件及执行案件中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履行能力等及时调查,互相公布, 克服信息不对称现象, 为异地司法机关提供便利。
( 3) 搞好社会联动, 寻求全方位支持。对跨区域案件, 可及时向当地党委、纪检、监察、人大等部门汇报,取得它们的信任、支持。同时,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四、结语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 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实施中部整体崛起战略, 必须重视区域合作与协调发展的制度建设问题,尤其是要充分重视法制协调问题,为中部地区协调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制软环境, 建立起一套长效保障机制,破除条块分割、行业垄断、部门壁垒、职能重叠的弊端,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 创造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形成统一、高效、规范、有序的次级区域大市场, 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组合, 应对发展的外来压力,激活发展的内生动力, 实现中部地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注释:
① 冯凯、高志新主编《中国行政程序法: 起草资料汇编》( 下) , 中信出版社 2004 年版, 第 457 页。
②[ 日] 南博方: 《日本行政法》, 杨建顺、周作彩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8 年版, 第 16 页。
③ 王名扬: 《英国行政法》,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7 年版, 第 74- 75 页。
④ 叶必丰: 《长三角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法制协调》,《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年第 6 期。 ⑤ 姜明安主编《行政执法研究》,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年版, 第 32 页。
⑥ 王麟: 《行政协助论纲——兼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程序法( 试拟稿) 〉的相关规定》, 《法商研究》2006 年第 1期。
共3页: 3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