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解除权人债务履行催告的时效限制(1)(2)

2016-02-05 01:28
导读:除《合同法》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 买卖合同 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商品房解释》)第15条也对解除权发生及行
 


    除《合同法》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商品房解释》)第15条也对解除权发生及行使作出了相应规定,该第15条区分了通过催告认知违约状态进而行使解除权的三种情形,即解除权人自己催告(《商品房解释》第15条1款);解除权人对方催告(《商》第15条2款前段);解除权人对方没有催告(《商品房解释》第15条2款后段)。该第15条第1款与第2款所规定的催告有所不同:

    a,主体不同,前者由解除权人催告,后者由解除权人对方催告;

    b,内容不同,前者是解除权人敦促对方履行债务,属债务履行催告;后者指解除权人对方敦促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属解除权行使催告;

    c,性质不同,前者属于义务催告,后者属于权利催告;

    d,前者是解除权人主动的行使解除权;后者是解除权人对方对解除权人消极行使解除权的限制,解除权人需被动行使解除权。

    虽然我国现行立法对解除权行使中催告情形已有区别规定,但是对于催告的时效限制规定,除《商品房解释》第15条第2款外,却不尽完善,笔者下文尝试阐述《商品房解释》第15条第1款关于债务履行催告的时效限制。


    2、时效对债务履行催告的限制


    (1)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上文三种情形的催告如果已超过民法规定时效期间,在无法律规定(注3)及当事人约定的前提下,催告无效,合同不解除。日本学者星野英一指出,“解除权原本是是债务不履行的效果之一,所以,在原债务遭到因时效而消灭时还剩下一个解除权,颇显滑稽”(注4),也就是说,解除合同产生返还给付、违约赔偿的后果,如果解除合同后果这些实体权利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法律不予保护,反而再去支持合同解除权,就变得毫无意义。故,无法定约定且超过诉讼时效的催告为均为无效催告,此时债务履行催告受制于诉讼时效。

(科教范文网http://fw.ΝsΕΑc.com编辑)


   (2)还受解除权除斥期间的限制


    三种催告如果在诉讼时效内提出,当然不受诉讼时效限制,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债务履行催告是否受制于解除权发生之日起一年时效?笔者认为,债务履行催告应受解除权时效(解除权除斥期间)的限制。


    理由一、解除权除斥期间是解除权存续期限,是一个确定期间,不同于诉讼时效,不发生中止、中断、延长。解除权人在该期间不行使权利,该期间经过后即发生解除权消灭的法律后果。在诉讼时效内进行催告确实可以造成诉讼时效的延长,但解除权除斥期间不发生改变。


    理由二、《商品房解释》第15条第2款的表述是“对方当事人没有催告的,解除权应当在解除权发生之日起一年内行使”。笔者理解,解除权人对方没有敦促解除权人是否愿意继续承受合同义务的,解除权人仍处在合同义务得以履行的斟酌期间,这相当于双方均未向对方催告:我既未催告你履行合同义务,你也未告知我合同义务能否继续履行。在双方未催告的情形下,理应限定解除权的行使期限,以稳定合同状态。这个期限是多长?一年足够斟酌。

    因此,对于《商品房解释》第15条第1款可做如下更为明确的表述:双方都没有催告的,如果解除权因一方的根本违约引起,则解除权(即解除权人解除合同)应在根本违约情形出现一年内行使;如解除权因一方的一般违约(或称瑕疵履行)引起,则解除权人行使解除权应在一般违约情形出现一年内行使,也就是说,解除权人要进行“债务履行催告——获取能够解除合同的判断——解除合同或不能解除合同”的操作,必须在一般违约情形出现后一年内。


    结论很明确:债务履行催告只有一般违约情形出现一年内进行才是我国现行法律支持的,才可以引起解除权人解除合同的效果。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结语]

    假设解除权人的债务履行催告不受限制,将会使合同关系变得混乱,我国立法规定的解除权制度则变得没有意义。解除权制度的意义不仅在于对怠于行使权利者的惩罚,其深层次的意义更在于防止权利的滥用。其它民事权利的行使况且受制于诉讼时效,作为一项特殊的民事权利行使,解除权人的债务履行催告没有理由仅仅受制于诉讼时效。


注1:崔建远教授:解除权问题的疑问与释答(上篇)

注2:笔者认为,相对合同主要债务而言,此指合同全部债务

注3:笔者认为,这里的“法律没有规定”从立法的前瞻性来考究,应作“没有其他法律规定”理解,不排斥《合同法》第94条第2项的适用。

注4:引自:星野英一《日本民法概论·IV·契约》,五南图书出版公司版,第88页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关于法制现代化和依法治国(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