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浅析中美反倾销法律及实践的差异(1)(2)

2016-04-20 01:05
导读:涉案产品类型 据统计,到2004年12月我国共发起反倾销调查34起,其中24起针对化工产品,3起针对化纤产品,3起针对纸类产品,3起针对钢铁产品,l起针对高
  涉案产品类型
  据统计,到2004年12月我国共发起反倾销调查34起,其中24起针对化工产品,3起针对化纤产品,3起针对纸类产品,3起针对钢铁产品,l起针对高科技产品。纵观我国的反倾销调查案件,可以看到反倾销调查呈现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就是被调查产品类型比较集中,几乎全部调查均针对化工产品,且大多为上游原材料产品。化工产业的特点是它有一个很严密的产业链,对某一环节的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势必会影响到整个产业链的平衡,即对上游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往往会导致下游产业原材料成本上升,原材料短缺以及下游产品进口激增。但是,市场规律往往是下游产品发展前景好,附加值高,利润空间大。而挽救上游产业,却失去下游产业,结果是得不偿失的。
  相对于我国,美国在律师人才的充足和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反倾销调查涉案产品类型较多,涉及面较广,涉及计算机、半导体、汽车、家电、农产品、纺织品、服装等等,起到了保护美国低收入者和竞争力不强产业的发展。例如,美国国会在2002年8月份的“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法案里明确地说,“为了确保美国的工人、农民和企业能够在公平基础上参与竞争并从互惠的贸易减让中受益,必须保留美国强有力执行包括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在内的贸易救济法律制度的能力,避免削弱针对倾销和补贴等不公平贸易行为的国内和国际规则的效力。”
  
  调查程序
  我国进口反倾销调查呈现以下特点:调查机关人力、物力资源不足,调查程序持续时间较长;调查范围收缩得越来越细,在有些情况下,产品划分出现过细的现象。
 我国调查机关的人力、物力不足是个长期存在的事实。对此,最简单的证据就是调查期间的过度延长。《反倾销条例》第26条规定,反倾销调查应当自立案调查决定公告之日起12个月内结束;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但延长期不得超过6个月。但是在以往的案件中,几乎所有案件都用足了18个月的最长期限。据了解,我国调查官员同时负责两三起案件的调查工作是通常的情况,有些处级干部要亲自承担大量的调查工作。如果2003年商务部的“三定方案”维持2002年中编办的方案,那么分配给负责损害调查的产业损害调查局的编制有三十几个,分配给负责倾销调查的公平贸易局的编制不到100个(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要负责出口应诉工作),全部可以从事进口反倾销调查的官员也就在50人左右。而美国负责产业损害调查的国际贸易委员会共有370名员工,年度预算为5000万美元以上;负责倾销幅度调查的商务部国际贸易管理局的年度预算在3.5亿美元左右。相比之下,我国的调查机关无论是在人力还是财力方面的配备都非常有限。调查机关人力、财力资源不足,调查程序的推进速度自然就会受到阻碍。 中国大学排名
  2004年以来反倾销案件的调查范围趋于细化。随着调查机关经验的增长,我国进口反倾销调查所针对的被调查产品的范围越来越明确,这是积极的一面。但是,过度细化的调查范围也引发了一些实际操作中的问题。例如,公开使用的我国海关税号是八位编码,每一个税号涵盖的产品范围比较广泛。被调查产品的细化可能导致海关在实际操作中没有办法对同一税则号项下的产品进行区分辨别,从而导致被调查产品的范围在实务中无法操作和控制。另外,过细的产品范围可能导致国外生产商规避行为的发生,给反倾销措施的管理工作造成一定的困难。
  
  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的对策
  
  通过对比中美反倾销政策,美国的反倾销政策有很强的贸易保护色彩,而我国在这一点是做的不够的。我国应该相应地提高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力度,在不违背WTO协议的基础上进行细致而严格的反倾销立法(包括实体规定和程序规定),提高对被调查企业的应诉要求,增加其应诉难度和应诉成本,创造一个与其相适的中国反倾销法律环境。
  在我国的反倾销法中增加反规避条款,有关公共利益的规定,并且根据实际细化某些规定。在对国外企业提起的反倾销申诉中,适当缩短他们答卷和提供相关材料的期限,适当放宽可以提起反倾销申诉的申请人的资格要求,降低实施反倾销措施的门槛。还可以适当缩短我国反倾销调查的时限,提高我国的反倾销工作效率,给国内受损害的产业及时有效的救济等。要慎重处理上下游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处理好反倾销调查涉及的上下游产业间关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反倾销意识,促进国人参与到反倾销中来,还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建立不同层面的倾销预警体系。加快反倾销方面专门人才的培养。我国在反倾销工作中投入的人力显然是不够的,尤其是精通反倾销法律和行业特点的综合性律师人才的培养,这将是我国反倾销工作中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参考文献:
  1.尚明.反倾销-WTO规则及中外法律与实践[M].法律出版社,2003
  2.杨志琴.中国对外反倾销的实践及存在问题[J].世界经济政治论坛,2003(6)
  3.陈良刚.试析反倾销事发审查的几个基本问题[J].法律适用月刊,2003(5)
  4.于永达.反倾销理论与实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共2页: 2

论文出处(作者):
上一篇:法律框架下的公司概念完善(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