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法律分
2016-09-11 01:28
导读:法律论文毕业论文,《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的法律分论文模板,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免费提供指导材料:
【摘要】《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对中国经济影响意义深远。其
【摘要】《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对中国经济影响意义深远。其颁布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财政收入的增加,税收宏观调控职能的发挥,促进社会经济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及维护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
【正文】
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是一部与我国经济发展相呼应的适时之法。该法的出台对中国经济发展之影响可谓意义深远。法律与经济永远是相生相伴而存在与发展的,因此,有必要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一、税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以国家政权者身份,强制地向纳税人无偿征收货币或实物,并由此形成特定分配关系的活动。 [1]税收与国家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 经济是税收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决定税收表现在两方面:经济总量决定税收,经济增长的质量与速度决定税收增长的质量与速度。经济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决定了税收分配的范围和程度,并从根本上决定新税种的产生、发展和更替。不同税种的构成、不同税制模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 与此同时,税收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和工具。由于税收作为参与社会产品分配的手段,具有将一部分社会产品由社会成员手中转移支国家手中,形成国家财政收入的能力。加之税收的无偿性、固定性与强制性,使得其具有适用范围的广泛性、取得财政收入的及时性、以及征收数额上的稳定性。因此,税收成为现代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因而筹集国家财政收入是税收的首要职能。 其次,税收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之一。其一是税制、税率、税收增长速度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著名的拉弗曲线描绘出税收与税率关系,即税率越高,政府的税收就越多;但税率的提高超过一定的限度时,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投资减少,收入减少,即税基减小,反而导致政府的税收减少。由此可见,当税收增长到一定区间时,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起促进作用;当税收增长超过一定限度时,税收增长对经济增长起抑制作用。其二,税收政策手段对经济的调控作用。由于税收是以国家法律形式规定的,决定其调节经济的权威性;由于税收的征收不受所有制的限制,可以伸展到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及行业和再生产的各个环节,决定其调节经济的广泛性;由于税收的调节对象和调节要求,在实际执行中可以根据客观经济需要加以调整,决定其调节经济的灵活性。正是由于税收调节功能的特殊性,使其成为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之一。通过税收总量政策进行宏观税负的增减变化,以实现经济增长的预定政策目标。其三,税收通过调节财富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由于税收较少干预市场机制运行,并且通过国家的公共事务职能而及于社会的全体成员。因此与其他诸如价格维持制度、最低工资制度相比,具有代价小而效果大的优势,从而成为国家调节国民收入分配,以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第三,税收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 由于税收是一种无偿性的分配,其结果直接导致纳税人既得利益的减少,因此必须具有监督管理功能,以使这种无偿性的分配得以顺利实现。宏观层次的税收监管,主要通过对税收收入总量分析,以窥测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及其发展趋势;通过对税收收入结构的分析,从部门结构、行业结构的变化看出产业结构的变化;通过对收入速度的分析,看出年度经济发展的均衡状况,并从中捕捉到经济发展若干问题的信号。微观层次的税收监管,主要通过税收的课征过程,对日常税收活动进行有计划的组织、管理、稽查等措施,指导纳税人正确履行纳税义务,遵守国家税收法律和政策规定。税收监管职能贯穿于税收活动的全部,以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实现税收调节经济的职能。 由此可见,税收与经济关系密不可分,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发展。税收的经济属性就决定了税法的经济性。税法的经济性具体表现在通过健全的税收法律制度保障税收经济职能的实现。 二、企业所得税法对经济发展的一般影响 企业所得税是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为征税对象的税种。它是国家参与企业的利润分配,调节企业盈利水平的一个重要税种。企业所得税以税法规范税基,通过征税影响企业的收益规模,在取得税收收入的同时,使分配后企业的再生产基金和消费基金符合国家总量宏观控制的要求,引导和监督企业的再生产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由于企业所得税税基广泛,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的内资企业都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所以它同流转税一样,具有征收的普遍性,对于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因此,它与流转税一起构成了我国现行税制的“双主体税制结构”。[2] 由于企业所得税是一种征收范围广、税负公平的直接税,因此,企业所得税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企业所得税是国家筹集财政资金的重要保障。企业是国家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是重要的市场主体。企业经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而企业是否营利,除了取决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还取决于诸多的外在因素。其中国家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对企业而言甚为重要。因此,企业以税收作为获取所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而支付的价格费用,而国家则通过向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所得税,满足国家财政收入的需要。由于国家与企业的分配关系由法律严格规定,所得税的征收便可以随着经济的发展而稳定增长,从而也就保证了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其次,企业所得税是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处理分配关系的法律依据。企业所得税是国家实现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杠杆之一。该税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主要体现在对企业规定统一的税收政策,作到征税对象一致,税负一致。有利于不同的纳税人在市场经济中发挥各自的潜力,开展公平竞争。通过征收企业所得税,从国家角度对企业进行间接管理,理顺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分配关系,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统一的内资企业所得税,使国家以社会管理者的身份凭借政治权力对不同所有制的企业一视同仁地征税,理顺了国家与不同经济成分和经营方式之间的分配关系,有利于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同时,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利润由企业自行支配,有利于调动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再次,企业所得税是完善企业制度,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与监督的重要手段。企业所得税的征收,涉及到企业财务会计制度以及财务会计核算的各个环节。税法的强制性,有利于国家对企业的全面管理监督,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税收违章违法行为,保证国家经济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正确贯彻执行,也有利于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促进其健康发展。 最后,企业所得税是维护国家主权与经济利益,促进对外经济交往的准则。税收是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工具,而税收权力是国家主权的一部分。我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通过税收行使国家主权,争取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国际间的经济往来。通过对外商投资企业征收企业所得税,既遵循国际惯例,有利于国家与地区间的互惠互利,促进对外经济交往。同时又可以防止我国经济利益外溢,维护了国家权益。 三、新企业所得税法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企业所得税法》的颁布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完善 首先,统一内外资所得税法有利于实现市场经济的统一性。市场经济的统一性是指市场体系必须是全国统一的市场,商品交换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按统一规则进行。统一性要求发展市场经济,必须打破地区界限、行业界限,在不同经济形式、不同地区的企业间形成平等的商品交换关系,使社会资源在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最优配置,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3]市场经济的统一性要求税制的统一。但旧的企业所得税法采取内外资企业的双轨制立法,人为地割裂市场的统一性。新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并且提出“四个统一”,即适用范围、税率、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优惠政策的统一。使企业所得税制符合市场经济统一性的要求,实现了市场的统一。 其次,统一内外资所得税法有利于实现市场经济的公平性。公平竞争的市场要求平等。商品经济是天生的平等派,因此市场主体的竞争要求市场自身能够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其中市场主体地位平等是最基础的条件。而主体地位平等则强调市场向主体提供平等的竞争机会。旧的企业所得税法在立法方面采取内外资分别立法,且效力各异。在实质方面主要体现在企业所得税的征税主体和收益权主体不同、纳税义务人规定不同、税率高低不同、税前扣除标准不同、对资产的税务处理不同、税收优惠政策不同等。 [4]由此导致内外资企业在所得税负担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不符合市场公平竞争的原则。新法以公平原则为基础,参照国际通行做法,内资、外资企业适用统一的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并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统一和规范税前扣除办法和标准,统一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产业优惠为主、区域优惠为辅”的新税收优惠体系。为各类企业创造了公平竞争的税收政策法律环境,使所有企业能够在同一平台竞争,体现了税收公平原则的内涵。 第三,统一内外资所得税法有利于实现市场经济的开放性。市场经济的开放性是指市场不仅要对内开放,而且要对外开放,把国内和国际市场连接起来,尽可能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以达到更有效地配置国内资源和利用国际资源的目的。体现在税收制度上就是遵循税收的国际惯例,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税收制度。中国2001年底加入WTO,意味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国际化,因此包括企业所得税在内的税收法律必须符合世贸组织的要求。旧的企业所得税法在外资企业所得税方面体现其开放性,并且在引进外资与外国先进技术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实行“超国民待遇”,与 WTO国民待遇原则不相符。新法在坚持开放性的基础上,贯彻“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的原则,对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在原则、具体措施方面进行修改,全方位地坚持了WTO的国民待遇原则,更好的体现市场的开放性。共3页: 1 [2] [3]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