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国有资产与物权法(2)

2017-05-14 01:08
导读:三、与物权法有关的几个问题 1.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主要不表现为物权,而表现为股权。物权的核心是对物的直接管领,而国家(主要是政府,包括政


  三、与物权法有关的几个问题

  1.国家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主要不表现为物权,而表现为股权。物权的核心是对物的直接管领,而国家(主要是政府,包括政府授权的部门和授权的投资机构,并不直接管领物质形态的国有资产。作为国有资产主要部份的经营性资产,在以投资的形式投入到各种形式的企业以后,已不能再占有、使用和处分这一部份资产,而只享有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出资者的权利。这种出资者权利在法律上就是股权。这种股权是国有资产资本化的表现,而不是债权化的表现。作为国有资产一部分的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资产,在以经费形式拨入这些单位以后,除用于吃饭外所形成的存量资产,仍由这些单位占有和使用,国家只进行监督和管理,防止这些国有资产非法流失。

  此外,作为未开发的自然资源,虽无实际占有单位,而由国家所有。但一旦开发利用,还是要落实到一些已成立或新成立的企事业单位去占有、使用和处分。国家对这部分国有资产也主要不表现为物权,而表现为股权或监督管理权。

  2、国有资产的物权主要表现为经营权、使用权和其他所有权派生的财产权。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有企业财产监督管理条例》把企业的经营权进一步表述为法人财产权。这种法人财产权实际是一种他物权。所谓“法人财产”,是指企业的总资产,即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规定的“资产负债表”中左方所列项目,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一个国有企业的法人财产,并不全部都属于国家所有,因为企业的总资产是由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两部分组成的,其公式是“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这就是说一个企业的总资产是属于债权人和所有者共同所有,是由债权和股权共同形成的。但债权人和股东都不能直接去支配企业的这些资产,只能主张债权和行使股权。而这些资产却实际处于企业法人的直接管领之下,企业有独立支配、独立经营的权利。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行政事业单位对国有资产的使用权,也是一种独立的财产权。但这种财产权比企业法人财产权的权利要小一些,它只能占有、使用,而不能像企业那样还可以依法处分。因为它的目的不是经营增值,而是行政事业工作的需要。这些单位要处分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或将这些资产转用于经营必须得到政府授权部门的允许。

  3、传统的物权概念已不能适应所有权形式的发展变化,建议把草拟中的物权法改为产权法。传统的民法理论把财产权分为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在商品经济还不发达,所有权与经营权没有分离的情况下,是可行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法人制度的建立,所有权日益与经营权分离,并明确变为非物权形式的股权以后,已很难用物权的概念来概括所有权的形式了。因此,仍用物权法来规范所有权的问题已不适应形势的变化。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产权”的概念和意识也已深入人心,因此,在《民法通则》第五章第一节“财产所有权和与财产所有权有关的财产

上一篇:合同的异化与异化的合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