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摘要:针对无线网络的异构化趋势,对WLAN和UMTS形成的异构网络进行扩展,使其包含WLAN,WiMAX和UMTS3种网络。基于介质独立切换对扩展后异构网络中的垂直切换进行仿真建模。评估切换时延、切换期间的丢包数目和网络使用效率,结果表明,链路即将断开(LGD)方式的切换时延小于链路断开(LD)方式,且丢包数较少,网络使用效率随着功率强度门限系数的增大而降低。
论文关健词:介质独立切换;异构网络;垂直切换
l概述
未来无线网络将呈现异构特点,不同接入技术之问的切换称为垂直切换。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具有支持垂直切换的相关协议,如网络层的移动IPv6及其扩展协议、传输层的移动流控制传输协议和应用层的会话初始协议。IEEE802.21标准提出介质独立切换(MediaIndependentHandover,MIH)概念。
相关文献对MIH进行研究,关注移动期间对服务需求的满足以及IEEE 802.21标准如何使无缝技术问的切换成为可能。提出一个实现IEEE802.21MIH标准的框架,并通过802.11和802.16e的融合试验评估其性能。评估了IEEE802.21标准提供的移动性支持机制和算法性能,建立UMTS和IEEE802.11的异构网络场景模型。
2相关工作
移动IPv6中的功能实体包括家乡代理、接入路由器、对端节点和移动节点。当移动节点从一条链路移动到另一条链路上时,获取一个转交地址,并向家乡代理发送绑定更新消息,以注册转交地址。家乡代理收到此消息后,回复绑定确认消息。对端节点和移动节点可以采用双向隧道和路由优化2种方式进行。介质独立切换的思想是在低层和高层问引入一个新的协议层,该层具有MIH功能,通过与不同低层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远端MIH功能的通信来屏蔽介质异构性,使高层无须了解低层网络的差异,从而优化了移动节点在不同类型接入介质问的切换。MIH功能通过对低层、高层和对端定义的服务访问点(ServiceAccessPoint,SAP)提供3种服务,即介质独立事件服务、介质独立命令服务和介质独立信息服务。SAP包括MIH—LINK—SAP和MIH—SAP。
3仿真建模与切换流程
3.1仿真建模
3.2切换流穗
MN在由UMTS,WiMAX和WLAN3种网络部署的中移动,如图1所示,
其运动场景包括:(1)先从UMTS切换到WiMAX,再从WiMAX切换至WLAN;(2)先从WLAN切换到WiMAX,再从WiMAX切换到UMTS。本文主要考虑场景(2)。
在场景(2)的切换中,当MN快移出WLAN的覆盖范围时,WLAN接口基于功率强度门限触发LGD(LinkGoingDown)事件,具体原理如下:假设只是第个接收数据包的功率,是无错接收数据包的功率强度门限。若以下2个条件满足: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