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互联网公司经营分析(1)
2014-12-25 01:46
导读:计算机应用论文论文,中国互联网公司经营分析(1)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一, 中国 互联网公司的经营现状 1,中国 网络 运营商持续
一, 中国 互联网公司的经营现状 1,中国 网络 运营商持续亏损,寻求突围 1997年以来,中国已经建成基本覆盖全国大中城市的八横八纵光缆网络,北京、上海、深圳、广州、武汉等大城市均推出互联网上网服务热潮,网络网站广告铺天盖地,声势逼人,用户队伍不断壮大。 据权威机构统计,中国已经建立的网站有2000多个,各种以在线、热线为名的地方性网站不胜枚举。 在全国范围内比较著名, 颇受网友欢迎的网络信息服务商ISP网站和著名网络信息服务商ICP网站,有瀛海威IHW、深圳热线SZONLINE、 搜狐SOHOO,中国互联网CHINANET,北京中网NETCHINA,首都在线 263NET 、 上海在线SHANGHAIONLINE,新浪网SINA、深圳之窗SZPTT,网易NEASE、讯业中国在线COL ,上海之窗SHANGHAI WINDOW,武汉热线WUHAN ON LINE,中国比特CHINABYTE,和讯 时代 HOMEWAY、成都热线等。 在中国四大互联网络主干网中, 发展 最快的当数中国公众网Chinanet,但截至1998年底,用户总数不足80万,加上本地化ISP服务的公众网,用户总数不到120万,占中国全部注册网络用户210万的一半,仍不及美国在线AOL用户数目的零头。 投资和建设分散带来的规模过小,是国内站点的信息服务商面临的共同困境,各网站的收入来源,主要靠出售入网帐号,网址登录费,注册费和收取信息服务费,各种专用软件费等。 作为新兴行业的网络信息服务,处于资金投入期和市场开拓初始起步期,是获得利润十分困难的主要原因,例如, 目前 ,国内提供互联网 电子 邮件免费服务的网站超过20家,接近饱和,最早提供免费邮件服务的广州视窗163电子邮局, 注册用户为33万;第二家提供服务的首都在线263邮局,用户数为26万; 而国内免费邮件用户总数为80余万,相当于美国中等规模服务商的水平,而美国专门提供免费邮件服务的Hotmail近期公布,用户总数达到了3000万;刚刚被AQL兼并的Mirabilis 公司仅凭单一的“网上寻呼”ICQ产品服务,就赢得了全球超过2100万的用户, 每天任一时刻,同时在ICQ服务器上聊天,交谈的用户就达40万人次,同样, 国内最热门的网站一天访问量也不过3─4万人次,而YA HOO的日访问量高达1.15亿人次。 可以说,1995年是中国网络营运商的萌芽期,1996、1997年是大投入、大广告的高速拓展期,进入1998年则是网络营运商重新寻找定位,充实提高,加快商业服务模式的转型期。根据国外互联网发展的经验,网上用户数达到1000万时,互联网产业即可盈亏平衡。有迹象表明我国互联网用户在2000年中期就可超出这个数量。 2,入门网站概念基本成型 当网络门户概念在各媒体上被炒热后,以信息 内容 提供为主的ICP 都涌向了网络门户。1998年9月搜狐推出2.0版,明确定位要做中国第一网站;网易全面改版,朝着中文网络门户方向迈出第一步;10月四通利方论坛改为四通在线,宣布推出网络门户站点,随后更是推出大手笔,与美国华渊合并,推出新浪 SINA 网站; 11 月Chinabyte对“搜索客”进行全面改造,开始建“门”工程; 广州视窗宣布以国内最大,拥有33万用户的163免费电子邮件为龙头,向网络门户进军, 入门网站概念基本成型。 不论是ISP还是ICP,均看好网上广告市场,如果国内上网人数达到500万, 日浏览次数就能达到2000万,每日的页面浏览率就可能超过100万, 广告费将十分惊人。 网络服务商在网上的投资一般要五年左右才能收回,即在1995年建立的信息网络,到2000年前后应该进入盈利时期, 至少将扭转目前的惨淡经营市场格局, 与1997年相比,1998年中国网络的发展形势又是一重大地。网络世界飞速发展,人们观念飞跃,电脑普及,网络服务面临数不清的商业机遇。 3,海外网络网站加入中国市场竞争 互联网上没有国界,市场和技术竞争从一开始就是全球性竞争,目前,中国网络站点还能借助语言,文化和政策构筑起来的屏障得到保护,国外网络网站公司还不能直接进入国内市场,参与国内市场和技术竞争,但是,间接竞争和技术,资本输入不可避免,直接竞争也只是时间 问题 ,跨国性网站信息服务的中国化步伐,在中国加入WTO越来越快的步伐和背景下,将比我们想象的要快得多。 中国网络消费市场出现的巨大空白和潜力,引得世界著名互联网巨头频频到访,在中国网络信息业的一次交流活动中,AOL总裁作了意旨明确的发言, 题目是《建立一个全球化媒体》;YAHOO 总裁则在题为《中国互联网市场的发展》的发言中,也明确表达了进军中国网络信息服务市场的志向;而在上海召开的英特尔“下世纪商用 计算 ”研讨会上,英特尔决定加大在中国的投资,为中国发展网络化电子商务服务,开发和提供更为成熟的客户机,服务器和网络解决方案,包括能大量持续计算所需要的CPU的快速反馈技术产品。为此, 英特尔决定大幅度增加在中国的科研开发和拓展市场的投资,计划至2000年达到5000万美元。 更多的海外网络 企业 和信息产业资本,将以风险资本的形式进入中国。目前,中国著名的网络网站,尤其是民营网络网站,几乎都能看到来自海外主要是美国的高 科技 风险资本的影子。巨灵信息就与美国IDG合作进行风险投资;搜狐SOHOO在先行吸引了美国风险投资人的首期资金投入,完成公司启动创业后,又吸引了英特尔的二次后续风险投资,形成企业发展的持续资金推动;四通利方则是中国首个吸引了650万美元的网络网站公司,1998年底,又通过实施与美国新浪网的合并, 吸引二次风险投资的同时,还引进一批美国经营网络网站多年,经验丰富的人才加盟,如前网景公司总裁沙志伟、华渊总裁姜丰年等。 4,兼并收购利剑出鞘 中国网络网站公司正处于投入和初创时期,基本上仍然沿袭着传统投资和企业发展的自我发展和自我积累的 工业 经济 模式,大多数企业缺乏对自身进行风险投资和风险资本股权结构整合的意识和渠道,网络企业和行业发展尚未进入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高风险,高发展和高收益的新时代轨道,但是,来自大洋彼岸美国如火如荼,激烈展开的兼并重组高速整合行业资源发展的现实,启迪了先知先觉的中国网络网站公司,中国高科技网络企业的兼并重组正在悄悄地启动,利剑出鞘。 四通利方以2000万美元收购美国“华渊”,跨国建成最大华人网站,是1999年初中国高科技网络行业最大的新闻。 作为中国引入国际风险投资的标志性企业,四通利方果敢行动,出手2000万美元,成功兼并美国最大的华人网站华渊生活资讯网SinaNET, 并将在互联网上建立全新的华人网站新浪网SINA.为了顺利完成兼并,四通利方未雨绸谬,先对内部业务进行调整和重组,1997年底利方在线与利方软件产品服务网站脱钩。1998年10月四通利方网站改版,扬起中文网络门户大旗,定位为以论坛,聊天室等虚拟社区为基础构筑的网上门户站点,到1998年底,平均日页面访问量超过112万次, 注册网络用户近13万人。 华渊网总部设在美国硅谷,网络用户为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华人,1998年明确网站门户的定位,就是要做最大的中文门户站点。1998年11月在 台湾 设立专对台湾地区新闻和文化生活的新浪网台湾站,到1998 年底, 华渊网的日页面访问量已突破100万次,注册网络用户19万人。 四通利方对华渊的兼并行动十分迅速,从开始谈判到完成兼并重组历时仅一个月。兼并重组将整合成立更强有力的实体,总价值超过5000万美元,重新布置企业资源,使双方的目标得以实现和拓展,两家公司的现有网站将陆续进行改版,分别在美国、中国及台湾地区运行,构成三个网站,一个集团模式的跨国网络集团,兼并重组给企业的市场高速拓展展现出广阔的空间。 中国信息产业部已经允许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吉通公司等三家公司经营IP电话业务。它们目前在北京、上海等12个主要城市之间开通了这项业务,并打算在今年内把它扩展到90个城市。中国的长途电话费较之发达国家高出不少,因此比一般长途电话的费用便宜将近60%的IP电话 自然 大受欢迎。据中国信息产业部预计,到2002年,IP电话将带来1000亿的年销售额。 中国银行则在前年6月推出了“网上银行业务”,客户可以上网查询帐户余额、转帐或结清购买商品的货款。中国建设银行也于去年初开始了同类服务。由于在中国不是所有银行分行都实行了联机操作,客户需要到指定的分行才能确认存款余额,因此许多有关人士认为,人们对网上业务的需求很大。 因特网网络公司,如新浪网和搜狐,已经证明它们广受人们欢迎,并且开始显示出一些广告商们喜爱的“粘性”———用户在网上停留时间很长,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供应商们为了扩大它们的网络客户开始对商务网络分司趋之若鹜,如亚洲资源。 在中国,真正的机会将是公司之间的电子商务。这种情况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公司之间的贸易是网上消费者交易的好几倍。在中国就更是如此了,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发动机之一。 技术将为电子商务今天在中国面临的许多困难提供答案。当第三代移动电话推出之时,阻碍发展网上购物的速度慢、不可靠的网络连接有可能成为过去的事情。比如香港的太平洋联合公司正计划到今年年底利用卫星通过电视机来进入因特网。 二、中国互联网商业模式前景 分析 互联网是没有国界的,互联网所创造的商机也是没有国界的。然而,互联网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又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技术和经济发展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也可能是由于文化和制度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我们认为,中国互联网企业的机会主要在 应用 软件、内容提供和电子商务等方面。以下是我们的详细分析: 1,工具和平台 大部分网络设备的核心技术基本被国外企业所垄断,中国企业在这方面难有大的作为。有线网络建设是少数几个中国企业可以一展身手的领域之一。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路由器,网关等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另外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可以投资参与光纤线路的铺设和网上增殖业务的开拓。 系统软件的市场也基本被国外企业所垄断,中国企业的市场主要在应用软件和平台服务方面。由于应用软件总是针对某种具体的应用而设计的,因此,应用软件总是具有极强的"个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应用软件的开发并不是开发商独立完成的,而是开发商和用户合作的成果。本地的开发商由于在对当地经济、 法律 制度以及文化习俗方面的深入了解而在与国外开发商竞争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我们确信,应用软件将是中国软件开发商施展身手的大舞台。 2,接入 由于中国电信在接入服务方面基本处于垄断地拉,接入服务提供商发展空间非常有限。一个可能的例外是中国联通。中国联通由于拥有CDMA的垄断经营权而在未来的无线接入方面占据明显的优势。预计中国联通CDMA移动通信网将于今年6、7月份建成,未来几年内,CDMA将有取代GSM网成为移动通信骨干网的趋势。ISP近几年一直比较艰难,目前发展较好的公司均有电信背景,也是由于中国电信特殊的资源优势,Chinanet(163)和Cninfo(169)占领90%以上的市场, 其它如瀛海威和东方网景份额只在2%左右。虽然中国联通接收了新组建的中国铁路通讯集团、原广电部组建中国有线电视网络集团来开展高速宽带数据网,对中国电信构成了竞争。但国内固定经营费用高昂、设备投入巨大,因此国家级电信公司占绝对优势地位的状况将继续维持。而其它ISP公司均需通过多种业务经营的ISP方式生存,如介入ICP服务。因此,中国电信将是 影响 中国ISP服务的最终因素, 而随着电信部门对设备和线路的投入,影响互联网传输速度的限制因素将会从线路问题转向各站点的WEB 服务器性能。 3,内容提供 内容提供是一类地域性特别强的网络业务。不同国家和地区由于在宗教、文化、制度、习俗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其网络用户对网络信息的需求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ICP网站应对其目标群体有明确的定位, 并根据目标群体对信息需求的特点来建设自己的网站。在其中有一类比较特殊的服务—— 平台服务,指提供虚拟主机、主机托管、网站制作和维护互联网站点的服务。由于目前互联网对单位用户的用途基本是收发信息,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建设和维护网站的资金和技术实力,所以利用专业的平台服务商的设备与技术成为目前许多企业的选择,这也为一些ISP和搜索引擎服务商开辟了一条技术路线, 形成了综合服务平台或网络门户发展的直接动力。如163以及深圳视聆通都提供了这项服务。 现在以中国"万网(/computer/electroniccommerce/5432.htm'>透视我国证券电子商务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发展连锁经营让电子商务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