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主机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
2014-12-29 01:25
导读:计算机应用论文论文,大型主机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论文样本,在线游览或下载,科教论文网海量论文供你参考:
摘 要: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院结合实际,在全国高校中率先
摘 要:在市场需求的推动下,我院结合实际,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开出了大型主机专业。经过三年多的调整和不断深化,开创了一套科学合理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验课程设置、考核方式、实训
就业一体的培养体系。本文主要论述了我院大型主机专业方向教学情况和人才培养的经验。
关键词:大型主机;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1 引言
当前,计算机人才供需关系十分不对称,一方面,许多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大量企业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其主要原因是学校专业和课程设置与市场脱节,没有培养出满足市场要求的人才。因此,大学的专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动态调整,即随着社会的发展、需求的变化,不断产生相应的新的专业,更新甚至淘汰一些老的专业。
大型主机广泛应用于金融、保险、证券等大型企业,它以其高可靠性、高可用性、高安全性等特点在各系列服务器中独秀一枝,同时它还是大型数据中心,是实现节能减排、绿色计算的首选平台。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系统的不断扩充,越来越多的企业青睐于大型主机。然而,目前大型主机人才匮乏,特别是在中国,基本没有专业化的人才,因此高校大型主机专业应运而生。
2 大型主机专业方向和人才培养
2.1 大型主机专业方向的课程体系
专业方向的设置主要是制定教学计划,设置专业课程。人才培养中的专业建设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必须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并立足于学科发展现实,以开放而动态的理念调整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最大限度地保证所培养的人才能够人尽其用。课程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是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课程体系决定着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因此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是高校实现培养目标、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我校结合主机人才的培养方案,构建了分步骤的课程体系,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1) 基本素质—通识教育课平台:思想
政治理论课、
英语、体育及艺术类课程。
(2) 基础知识—基础课平台:高等
数学、线性代数、电路、离散数学、数据结构、C 语言程序设计、计算机导论等。
(3) 专业知识—专业课平台:计算机组成原理、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
软件工程等。
(4) 实践能力—实践教学平台:军训、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课、综合素质、课程设计。
(5) 特色—方向特色课程平台:大型机操作系统、JCL语言、COBOL程序设计、大型机交易处理系统、大型机数据库、主机金融案例分析等。
第五方面为大型主机专业方向的特色课程,都是企业需求的反映。在课程设置之初,通过对典型应用企业的走访、研讨,和国内重点院校如
北京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同济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等学校的相关专家学者进行研究、论证,最终形成的课程体系符合专业建设的可行性和适应性原则。课程的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2.2 主动式教学方法与手段
当今是一个充满创新和挑战的时代,要为国家培养出一批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勇于开拓创新的人才,就必须激发、唤醒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中,我们一直提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发现了问题,就会有猎奇的心理,而这种心理也正是学生产生兴趣和创新的动力。课程的开始,除了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大概内容,还要让学生了解知识的用途,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比如,在同学们刚接触课程的时候,对他们说:“你们知道大型主机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和我们很近,你知道每次使用ATM取钱的时候,都是大型主机在处理你的交易吗?”等,这样学生就立即对陌生的东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就想搞明白ATM的后台到底是如何实现的。带着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去查阅资料,主动思考、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