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辅助决策信息系统构建(
2015-01-07 01:01
导读:计算机应用论文论文,基于GIS的城市防震减灾辅助决策信息系统构建(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建立城市防震减灾辅助决策信息系统的重要性
摘 要 本文阐述了建立城市防震减灾辅助决策信息系统的重要性,介绍了系统组成模块主要功能和主要内容。系统的建立实现了城市防震减灾信息的现代化管理,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 防震减灾;辅助决策1 引言 地震发生在城市特别是人口稠密的大中城市所造成的破坏和影响难以估计。在目前地震短临预报尚未取得突破的情况下,如何依靠科技的进步,实现防震减灾工作全方位发展,最大程度减小地震造成的损失是非常重要的。应充分抓住这一契机,依托信息技术的发展,将防震减灾工作融入到数字城市建设中去,建立适合各城市特点的各类防震减灾信息管理系统[1]。2 系统目标 (1)应用先进的GIS技术,充分吸收地震工程学、地震灾害学、决策管理学、
系统工程学、信息通讯的研究成果及建设经验。构建一套能较好的体现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评估和防震减灾对策等研究成果并具有较强的基于GIS的防震减灾智能辅助决策系统。 (2)地震发生时,在系统和现场信息的支持下,可以迅速判断地震的规模、影响范围、损失等情况,并据此提出一系列科学的救灾方案和调度方案,协助指挥人员实施各种地震救灾行为,提高应急救灾指挥与决策的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震时的混乱和人员伤亡。 (3)系统在平时可作为地震宣传教育、汇报演示等工具,并能充分展示城市防震减灾工作现代化和信息化的程度。 (4)系统应具有实用性、科学性、通用性、易用性、先进性、扩展性、示范性。3 系统的工作流程及框架设计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简称GIS)是一项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新兴技术,围绕着这项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形成了一门交叉性、边缘性的学科,就是管理和研究空间数据的技术系统。它可以对空间数据按地理坐标或空间位置进行各种处理、研究各种空间实体及相互关系。通过对多因素的综合分析,能迅速地获取满足应用需要的信息,并能以地图、图形或数据的形式表示处理的结果[2]。 根据城市防震减灾工作需要和功能要求,该系统是建立在GIS平台上的综合应用软件系统,主要包括基础图件库、地震危险性分析、震害预测、震害快速评估、地震应急对策分析、日常对外宣传演示系统和地震应急信息通信六个模块。系统工作流程及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框架图4 系统内容 系统采用关系数据库结构,将属性数据和空间数据分别存储。就数据结构而言,对属性数据采用关系模型,对空间数据采用拓扑数据模型,数据格式是矢量数据。系统的信息分类与编码规则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形图要素分类和代码以及有关行业标准制定。4.1 基础图件库 基础图件库模块包括了包括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内容涉及基础地图、地震地质资料、生命线和次生灾害资料等各种图片资料。本模块的所有图件均具有显示、放大、缩小、拖拉、信息显示、查询、打印和保存等多种功能。 系统涉及的数据类型非常广泛,数据源主要包括基础地图、生命线及次生灾害图、地震地质图、文本、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的数据。系统采用MAPINFO作为GIS软件平台,ACCESS作为文本数据库。系统设计充分考虑了项目目标的需要,将所需要的相关数据全部纳入数据库中,并考虑到数据的时效性、准确性,数据的可修改和更新等。4.2 地震危险性分析 地震危险性分析是系统主要功能之一。主要用于估计地震对城市的影响,该模块可提供方便的工具和灵活的计算能力,既可以用来预测未来地震的影响,也可以评估正在和刚刚发生的实际地震以及历史地震的影响。该模块还可根据地震影响场和烈度衰减得出震害预测所需的输入数据。 另外系统还提供了两种灵活的任意假设地震三要素的输入方式,一是键盘输入方式,二是鼠标输入方式,两种输入方式均可在屏幕上显示等震线。如使用鼠标输入方式,用鼠标确定震中位置,改变震级大小和衰减方向,点击刷新按钮后即得到所要求的地震影响场。图2为任意假设地震影响场计算和结果显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