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子商务中如何正确的使用数据挖掘技术(1)(2)
2015-05-20 01:26
导读:3选择数据挖掘技术的两个重要依据 数据挖掘使用的技术很多,其中主要包括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和数据库方法。统计方法可细分
3选择数据挖掘技术的两个重要依据
数据挖掘使用的技术很多,其中主要包括统计方法、机器学习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和数据库方法。统计方法可细分为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探索性分析等。机器学习方法可细分为归纳学习方法(决策树、规则归纳)、基于范例学习、遗传算法等。神经网络方法可细分为钱箱神经网络(BP算法)、自组织神经网络等。数据库方法主要是多维数据分析或OLAP方法,另外还有面向属性的归纳方法。由于每一种数据挖掘技术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实现的步骤,对数据的形式有具体的要求,并且与具体的应用问题密切相关,因此成功的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以达到目标过程本身就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本文主要从挖掘任务和可获得的数据两个角度来讨论对数据挖掘技术的选择。
3.1不同的挖掘任务使用不同的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的任务是从数据中发现模式。根据挖掘任务,数据挖掘可分为概念描述、聚集发现、关联规则发现、分类发现、回归发现和序列模式发现等。在选择使用某种数据挖掘技术之前,首先要将待解决的商业问题转化成正确的数据挖掘的任务,然后根据挖掘的任务来选择具体使用某一种或几种挖掘技术。下面具体的分析每一种挖掘任务应使用哪些挖掘技术。
概念描述
概念描述是描述式数据挖掘的最基本形式。它以简洁汇总的形式描述给定的任务相关数据集,提供数据的有趣的一般特性。概念描述由特征化和比较组成。数据特征化是目标类数据的一般特征或特性的汇总。通常,用户指定类的数据通过数据库查询收集。例如,为研究上一年销售增加10%的软件产品的特征,可以通过执行一个SQL查询收集关于这些产品的数据。概念的特征化有两种一般方法:基于数据立方体OLAP的方法和面向属性归纳的方法。二者都是基于属性或维的概化方法.数据特征的输出可以用多种形式提供。包括饼图、条图、曲线、多维数据立方体和包括交叉表在内的多维表。数据区分是将目标类对象的一般特征与一个或多个对比类对象的一般特征比较。例如,将上一年销售增加10%的软件产品与同一时期销售至少下降30%的那些产品进行比较。用于数据区分的方法与用于数据特征化的方法类似。总之,进行概念描述挖掘时一般采用面向数据库的方法,另外还可以采用机器学习方法的基于范例学习技术。与机器学习方法相比,面向数据库的概念描述导致在大型数据库和数据仓库中的有效性和可伸缩性。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聚集发现
聚集是把整个数据库分成不同的群组。它的目的是要群与群之间差别很明显,而同一个群之间的数据尽量相似。聚集在电子商务上的典型应用是帮助市场分析人员从客户基本库中发现不同的客户群,并且用购买模式来刻画不同客户群的特征。此外聚类分析可以作为其它算法(如特征和分类等)的预处理步骤,这些算法再在生成的簇上进行处理。与分类不同,在开始聚集之前你不知道要把数据分成几组,也不知道怎么分(依照哪几个变量)。因此在聚集之后要有一个对业务很熟悉的人来解释这样分群的意义。很多情况下一次聚集你得到的分群对你的业务来说可能并不好,这时你需要删除或增加变量以影响分群的方式,经过几次反复之后才能最终得到一个理想的结果。聚类方法主要有两类,包括统计方法和神经网络方法。自组织神经网络方法和K-均值是比较常用的聚集算法。
关联规则发现
关联分析是寻找在同一个事件中出现的不同项的相关性,比如在一次购买活动中所买不同商品的相关性。序列模式与此类似,它寻找的是事件之间时间上的相关性,如对股票涨跌的分析。以市场货篮这个典型例子分析关联规则。“在购买面包和黄油的顾客中,有90%的人同时也买了牛奶”(面包+黄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