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筑多系统集成管理模型的研究(1)(2)
2015-06-15 01:06
导读:整个集成模型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其中集成平台担任集成系统管理者的角色,负责收集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各子系统对象之间的通信,并能提供集中的
整个集成模型的总体框架如图1所示。其中集成平台担任集成系统管理者的角色,负责收集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各子系统对象之间的通信,并能提供集中的决策和控制。这些功能都由集成平台份名个对象来完成,其概念模型可分为三层:数据通信层使用标准的接口与子系统的对象进行交互,完成最基本的任务,即采集各子系统状态、日志、开关信号等数据: 分析 控制层则对数据通信层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整理和过滤,生成报表、日志或控制信号:辅助决策层可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供辅助决策能力。
子系统对象是该集成模型的重要一环,它主要有三个功能:封装、通讯和控制功能。它封装该子系统的状态和告警信息,使用定义好的标准信息格式和标准接口与集成平台进行通迅。另外,它接收来自集成平台的控制信息,通过对该子系统的文件、数据库或应用程序接口(API〉的系统调用来完成其控制功能。这些对象和集成平台的接口对象都是CORBA对象,它们以对等的关系地行交互,而不是以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关系。当子系统因为升级等原因发生变化时,只需对子系统对象进行修改,而无需涉及集成平台,因为子系统对象已经最大限度地屏蔽了子系统的异构性。
集成平台的数据通信层由五个接口组成,依据目前智能建筑的主要系统组成分为:设备自动化系统接口(BAI)、保安自动化系统接口(SAI)、火灾报警自动化系统接口(FAI)、办公自动化系统接口(0AI)和通讯自动化系统接口(CAI)。它们的功能是与子系统对象进行通信。集成平台中的对象只有这五个接口是CO阻A对象,其它的对象对外是不可见的。集成平台本身维护与管理一个数据库系统,综合管理系统的集成信息。集成平台不要求五个子系统一次全部加载,而是可以根据需要管理其中的若干个子系统。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分析控制层分为数据库管理对象、日志管理对象、系统管理对象、系统状态管理对象、系统维护对象。数据库管理对象负责系统数据库的增删改查操作:日志管理对象负责系统日志的读写等操作:系统管理对象管理各个子系统接口,汇总来自各接口的信息,并根据需要将相应的信息传递给其它管理对象:系统状态管理对象负责各子系统状态信息的处理:而系统维护对象负责整个系统的数据备份等系统维护工作。
辅助决策层对下一层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由联动管理对象、用户接口对象和辅助决策对象组成。联动管理对象对子系统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需要其它子系统协同工作。对需要的情况,该对象将信息送给相应的系统管理对象,由系统管理对象将命令传送给相应的子系统接口。用户接口对象负责用户界面和接收用户请求,显示系统状态信息等。辅助决策对象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分析,提供系统的预测和辅助决策信息。
2.2 系统的协同工作过程
智能建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现代化综合系统,需要充分考虑所涉及的各子系统的集成和信息共享。由于篇幅限制,只对子系统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并发出告警信号时集成平台中对象的协作过程进行描述。
(1)当某个子系统的工作状态发生变化时,子系统对象判断是否需要发送告警事件,如图2所示。如果状态正常,则发送该信息给集成平台上相应的子系统接口,该接口将信息传送给系统管理对象。系统管理对象将状态信息全部交给系统状态管理对象进行处理。系统状态管理对象则将信息分别传送给日志管理对象(写日志)、数据库管理对象(记录)和用户接口对象(显示)及联动管理对象(活动对象登记)进行处理。
(2)如果子系统对象根据子系统的状态和告警信号判断有告警事件发生时,它将告警设备的状态和告警类别传送给子系统接口,如图3所示。系统管理对象接收到子系统接口的信息后,将告警信息和状态信息分开。其中将告警信息发送给联动管理对象,而把状态信息传送给系统状态管理对象。系统状态管理对象则对状态信息进行处理,处理过程同上。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联动管理对象对收到的告警信息进行处理,并根据模型库判断是否需要联动。需要联动时,联动管理对象将需要采取动作的子系统设备及动作类型发送给系统管理对象,由系统管理对象负责发送给指定的子系统。同时联动管理对象将联动信息发送给日志管理对象和用户接口对象,分别进行日志记录和用户显示。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陈锐 郭红 胡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