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TU-T T.120协议族的数据会议的设计和实现(1
2015-11-27 01:03
导读:计算机应用论文论文,基于ITU-T T.120协议族的数据会议的设计和实现(1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 要 数据会议系统是实现远程通信、实时协作、指挥和学习的
摘 要 数据会议系统是实现远程通信、实时协作、指挥和学习的有效工具。国际电信联盟(ITU)为远程数据会议系统制定了专门的标准:T.120系列标准。本文从数据会议系统期望实现的功能引入,介绍了数据会议系统的设计原理(T.120协议族),系统设计方案,并举例介绍了系统部分模块的内部逻辑实现。关键词 数据会议,T.120协议,GCC(通用会议控制),MCS(多点通信服务)1 引言随着信息的普及和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实时通信的需求正在与日俱增。商务单位和大众都期待能够通过信息网络,更快的进行远程协作,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远程教育,远程商务洽谈,远程咨询等活动中,除了实时视频,音频的交流外,实时信息共享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因此,在进行视频会议、音频会议的同时,能够支持文档通信、应用程序共享、电子白板通信的数据会议也同样成为不可缺少的信息交流手段。和视频会议,音频会议不同,数据会议的概念是通过文档会议和应用共享实现数据信息的远程共享。现今的多媒体数据会议,可以包括Web会议,文本聊天,应用共享,表现技术等。国际上公认的数据会议标准是ITU-T T.120标准。T.120协议属于ITU-T H.323的一部分,支持多点会议通信,会议管理和数据应用。T.120底层强大可靠的群组通信协议,使在该协议基础上的数据会议系统可以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下应用。因此,数据会议的上层应用,包括电子白板、应用程序共享、文件传输、实时聊天等,都可在群组通信的基础上准确的进行数据传输。2 系统设计2.1 功能需求现今,Windows的Netmeeting客户端能实现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功能,而我们要实现的是IP网上多人的数据会议。希望实现的功能有: -数据会议的发起 /结束;-主席邀请其它成员参加数据会议;收到邀请的成员加入数据会议;会议成员退出会议;-数据会议成员之间的应用程序共享 /实时电子白板 /聊天 /文件传输要实现数据会议的功能,可将整个系统设计为Client/Server的模型:
图1 数据会议功能流程|
2.2 设计原理服务器端的设计,基于ITU-T的数据会议标准T.120。H.323制定了无QoS(服务质量)保证的分组网络PBN(packet Based Networks)上的多媒体通信系统标准,这些网络包括基于TCP/IP、IPX分组交换的以太网、快速以太网、令牌网、FDDI等。T.120协议在H.323协议中属于终端应用协议,同视频编解码(H.263/ H.261)、音频编解码(H.723.1等)、H.245(控制单元)共同组成H.323的终端协议框图。T.120包括从T.120到T.128一系列协议栈:
图2 T.120协议栈 |
在IP网上,T.120处于传输层以上,数据通道和呼叫信号通道都用TCP控制。T.120作为应用层协议,上层提供了与底层网络无关的数据传输服务,并根据协作应用的需要定义了在协同工作环境中的一些基本数据应用协议。 T.120的分层结构可以分成两大部分来考虑,即底层的核心通信架构和高层的应用协议。底层的核心通信架构包括T.123(多媒体数据会议特殊数据网络协议栈),T.122(声音图像和声音视觉会议服务定义多点通信业务),T.125(多点通信服务协议特点)和T.124(普通会议控制),它们在会议和群组工作的环境中提供了多点数据通信服务的机制。 高层应用协议包括T.126和T.127等,它们定义了用于数据会议的具体应用的方法和协议标准,例如电子白板和文件传输等。2.3 系统模块设计服务器可按照此协议栈,分为以下几个模块设计:n 节点控制器(Node Controller):负责管理控制整个会议的活动,也负责控制本地节点的所有活动,它使用GCC提供的服务。n 通用会议管理模块(GCC):会议建立、中止;会议名册管理;应用名册管理;应用注册表;会议主席控制n 多点通讯服务模块(MCS)提供域管理功能:包括域的建立、撤销、合并,域用户的接入与退出等提供信道管理功能:包括信道加入、退出,专有信道的召集、撤销等管理功能。数据传送功能:提供带优先级的一到多点的数据传送服务,提供数据分段能力,n X.224服务模块(X.224)对上(MCS层)提供数据连结和传送服务。接口包括 对下(网络层),需要网络层提供相应的数据连结和传输服务。对IP网,使用TCP作为网络层流服务,在其上封装TPKT协议。n BER/PER编解码模块(BER/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