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发展绿色经济 促进山西实现绿色转型(2)

2015-12-16 01:03
导读:3.1 能源危机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山西绿色转型 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由于受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影响,从20世纪末到现在,间歇性地出现了煤荒电

  3.1 能源危机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山西绿色转型
  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由于受世界性能源危机的影响,从20世纪末到现在,间歇性地出现了“煤荒”“电荒”“油荒”等能源短缺现象。随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以及以煤炭为原料、燃料生产的焦炭、火电等二次能源,其价格一路走高,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
  面对世界性的能源危机、面对国内缺油、缺电和新能源发展缓慢的现状,山西作为以煤炭、焦炭、电力生产、外销以及出口为主的能源大省,其能源工业的发展走向,对山西经济的发展乃至全国的能源安全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要从事关山西自身和
国家长远利益出发,把山西以煤炭为主的能源工业的发展融入国际能源大格局中、纳入到国家能源总体战略中来制定山西能源发展战略。
  
  3.2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成为金融危机后新的经济增长点
  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动荡给中国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带来了严峻的挑战,但每一次危机都酝酿一次新的技术突破,催生新的产业和新的技术革命。危机之后的新经济增长点为绿色经济、低碳经济。
  绿色经济是以经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形势,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绿色经济将推动未来全球经济的复苏,我国在发展绿色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上作出了积极而务实的努力。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倡导生态文明。
  
  3.3 突破绿色壁垒要求山西发展绿色经济
  关税壁垒作为自由贸易发展的障碍被各国所抵制与反对。在一些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开始由传统的关税壁垒转向各种非关税壁垒。其中,绿色壁垒(Green Barriers,GBs),已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一个重要的贸易保护措施。绿色壁垒是指那些为了保护生态环境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措施。通常,绿色壁垒应由进出口国为保护本国生态环境和公众健康而设置的各种环境保护措施、法规标准等,是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技术性贸易壁垒。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按照山西省发展的现状,发展绿色经济是山西突破绿色壁垒,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根本。山西省的“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规划,从宏观上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在中国拉动经济的4万亿投资计划中,有2100亿元人民币用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中国政府将改善环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单位GDP能耗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的约束性指标,这些指标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向向绿色转型的重要内涵。
  
  4 山西省实现绿色转型的策略和建议
  4.1 山西的煤炭发展要实现“绿色开采”
  山西煤炭产量和外运量居全国第一位,分别占全国的1/4和4/5。煤、焦、铁这“三角产业链”,占山西GDP的一大半。过去的6年,在乌金经济的带动下,山西省GDP年均增长13%,财政收入保持了30%的增长,但也形成了产业结构畸形,支柱产业单一、增长方式粗放、资源环境趋紧的不良结果。让人庆幸的是,以煤为纲、统驭全局的时代正在远去。山西正为产业跃升拓出一条新路。
  山西的发展,都离不开煤,但首先要实现“绿色开采”。山西一方面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组建了山西焦煤、同煤、阳煤等10多个大型“航母”企业,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与废弃物资源化改造。另一方面,对遍及全省的矿井,加大了兼并重组力度。到2010年底,山西矿井数量将从现在的近3000个缩减至1000个,所有矿井全部实现机械化开采,安全生产将达到更高水平。
  山西省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在加快。截至2008年底,山西省钢铁行业关停淘汰落后产能3388万t,电力行业关停淘汰小火电机组142万kW,水泥行业关停淘汰落后产能1370万t……企业产业集中度提升了,技术水平增强了,综合能耗与排放水平也相应降下去了。

(科教范文网 fw.nseac.com编辑发布)


  4.2 发展非煤经济,改变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向绿色转型大力发展消费和服务业,改变山西经济盘子中的这条“结构性短腿”。面对金融危机对重化工业的冲击,山西视为一种“倒逼机制”,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改善经济运行形态。2008年,山西省服务业增速近7年来首次超过工业增速,近4年来首次超过GDP增速。2009年1月-2月份,这种趋势更加明显,服务业领域投资同比增幅高达223%。
  大力发展旅游业,使一批新产业成为山西的经济支柱。2008年,山西国内旅游接待量突破了9000万人次,全省旅游产业同比增长了27%,旅游总收入739亿元,占到山西省GDP总量的将近11%。
  4.3 倡导广大企业主动积极参与绿色变革
  企业是社会经济的细胞,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绿色变革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对企业的普遍期望的要求,也成为中国广大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鼓励一批先进企业从转变观念人手,制定从产品设计到回收全过程的绿色战略,不断推出绿色产品,主动引导消费者践行绿色消费理念;鼓励科技型公司顺应时代潮流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型产品,努力创新致力于环保技术开发的应用。

上一篇:山西煤炭物流的发展对策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