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云:「缗蛮黄鸟,止于丘隅。」子曰:「於止(4)
2013-05-05 01:04
导读:这一给出基础的“止”与“让”,这一“止”与“让”的给出基础,不但构成了对房屋建筑这一具体工程活动的奠基,而且构成了对全部伦理生活——以建
这一给出基础的“止”与“让”,这一“止”与“让”的给出基础,不但构成了对房屋建筑这一具体工程活动的奠基,而且构成了对全部伦理生活——以建筑和居住为基本经验的伦理(ήθος)生活——的奠基。这是第一哲学的奠基行动,因为,如果不是出于这一“止”与“让”的伦理行动,任何意义上的都无从获得一个开始反思的原点。伦理构成了所有哲学反思的无限后退的背景,伦理的原初奠基构成了第一哲学的初始行动。以伦理意义上的第一哲学的初始行动为奠基,作为第二哲学行动的反思才得以可能。;
反思诚然是为了寻求无条件的直接的知识,然而恰恰是反思本身却必定是有条件的、间接的、第二位的活动。反-思(re-flection,;Re-flexion)的第二性直接体现在反思的“反”字(或前缀re-)上面。反-思必定是对……的反思,即使在反思中,这个“……”幷不是任何其他对象而正是反思自身。反思的“对……结构”幷不因其对象的“非对象性”而有所改变。;
反思的第二性或者由奠基而来的派生性还表现在:反思一方面是对基础的拷问和破解,另一方面又把自身理解为对真实基础的寻求。反思本就是重新奠基,或奠基行动的自我更新。反思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总是觉得现有的基础幷不可靠;二、总是觉得还可以继续往下挖掘,因为更基本的基础还在下面。如此,反思实际上就成了作为一个整体的奠基行动之中的那个纯粹能动的抽象方面。这个纯粹能动方面的一阳独亢便是导致积极虚无主义症候的原因。;
确实,在与那种虚无主义的观点不同的意义上,我们也可以说:深渊不是挖出来的。如果还有的可挖,那就还不是深渊。积极虚无主义不在于它见到了深渊,而在于还没有见到深渊的时候对深渊的深挖追求。积极虚无主义之所以是积极的,正在于它永远见不到深渊。积极虚无主义的深渊恰是其自身,即作为整体的奠基行动之纯粹能动方面。但是,这与其说是它的深渊,毋宁说正是它的基础,或一切挖掘激情的来源。然而这激情幷非其他的激情,而是不知所止地持续否定所有既已达到之基础的激情。;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整理) 因此,积极虚无主义只认识否定和“理性批判”,它不知道什么叫做肯定,它固执地以为肯定就是妥协,就是对奠基理想的可耻放弃。它忘记了基础实际上乃是在先的东西,是需要在适当的中止反思中回让出来的,而不是不知所止地往前挖掘出来的:所谓奠基之奠乃是让的礼节,而不是批判的理性暴力。;
积极虚无主义还远没有学会批判的真理或批判的伦理,也就是说:通过批判而“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让”事情本身自行呈现/被生成[12]出来。积极虚无主义仅仅是对基础的不断否定,它还没有达到对深渊的肯定。对深渊的肯定首先要求见识深渊,而一旦见识深渊就会在深渊中知其所止,而这也就是作为第一的-现象学意义上的原初奠基。;
以建筑现象学讲稿(2005秋季为
同济大学哲学与学系04级专业
研究生讲授)为蓝本,为“现象学与世界──两岸三地年青学者学术研讨会”(香港中文大学,2005年12月)而作;
注释:;
--------------------------------------------------------------------------------;
[1];柯小刚,1973年生,
北京大学哲学博士毕业,现为同济大学哲学与
社会学系副教授。;
[2];海德格尔:“关于人道主义的书信”,见孙周兴编《海德格尔选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上卷,第400页。;
[3];海德格尔:“筑•居•思”,见《海德格尔选集》,下卷,第1190页。;
[4];Gaston;Bachelard,;La;poétique;de;l’espace,;Presses;universitaires;de;France,;1964,;p.;26:;“…La;vie;commence;bien,;elle;commence;enfermée,;protégée,;toute;tiéde;dans;le;giron;de;la;maison....De;notre;point;de;vue,;du;point;de;vue;du;phénoménologue;qui;vit;des;origines,;la;métaphysique;consciente;qui;se;place;à;l’instant;où;l’être;est;« jeté;dans;le;monde;» est;une;métaphysique;de;deuxième;position.;Elle;passe;par-dessus;les;préliminares;où;l’être;est;l’être-bien,;où;l’être;humain;est;déposé;dans;un;être-bien,;dans;le;bien-être;associé;primitivement;à;l’être....”;
(科教范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5];《诗经》、《大学》:“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6];参考《存在与时间》第72节。;
[7];参阅克劳斯•黑尔德:“世代生成的时间经验”(靳希平译),见《世界现象学》,孙周兴编,倪梁康等译,北京:三联书店,2003年,第242-268页;另参见柯小刚:“黑尔德的世代生成时间经验与慎终追远的祭礼空间”,即刊于《中国现象学哲学评论》第七辑。;
[8];关于生/被生的主动/被动含义合为一体的情形,在古希腊语的γίγνομαι一词中表现得非常直接。后文还将对此有所讨论。;
[9];Bachelard,;La;poétique;de;l’espace,;p.;26.;
[10];海德格尔:《面向思的事情》,第10页。;
[11];为什么在古希腊语里γίγνομαι是一个deponent;verbs(即以被动态形式出现的主动含义动词)?这个“语法规定”是否有着更深的渊源?;
[12];在“让”的批判伦理中,主动和被动乃是一回事情。;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