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思想”是个复杂的概念,要给它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为方便起见,这里先给出一个描述性的定义,即思想是特指人们关于现象和社会生活中各种问题的相对稳定的看法或观点。
这个概念表明,“思想”概念中的“思想”,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认识或意识,而是特指人们关于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因此,思想的内容是人们对一定社会的观点、的观点、观、价值观、人生观、意识、意识等等。
这个概念没有指明思想是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也就是说,思想不一定形成完整的体系,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他们的思想未必形成理论体系或完整的世界观。因此,思想有成熟和不成熟的区别。
所谓思想的“相对稳定性”是指思想(某种认识)一旦形成,就有了一定的相对独立性、不变性。但这种独立性、不变性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当认识的对象发生了变化,或人的认识角度、思维模式、世界观等发生了变化,人的思想也会发生变化。
由于思想是人们对一定的社会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因此,思想便与社会的存在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思想现象的基本问题是思想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
下面,我们便根据广谱哲学有关的概念、理论、模型和方法,对上述问题做
一些相对确切的剖析。
一、思想杂化现象的多影分析
针对思想现象,我们可以提出很多问题。例如,在一定的社会范围内,为什么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乃至对立的思想?即使对同一个事物,为什么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观点?更有甚者,即使是同一个人对同一事件也会有不同的观点(如在不同的时期)?我们把在一定社会范围内的上述复杂多样的思想现象称为思想的杂化现象。
按照广谱认识论的观点,认识是一定观控模式(观察、控制方式、方法等)变换下的广义影像系统,思想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也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影像系统。设f是主体的某种观控模式,G是某种社会事物集,则
f:G→f(G) (1)
就表达了主体通过观控模式f对社会事物的反映过程。这里G可以有多种表现形式,从而影像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