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碰撞:的三分天下 自清中下叶开始,中国和(13)
2013-06-30 01:00
导读:[7]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P287—289页。 [8] 《天涯》1999年第一期,任建涛文:《解读“新左派”》。 [
[7]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广东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一版,P287—289页。
[8] 《天涯》1999年第一期,任建涛文:《解读“新左派”》。
[9] 同上,P35页。
[10] 《天涯》1999年第一期,任建涛文:《解读“新左派”》 P45页。
[11] 《全球现代化时代的社会主义》,俞可平主编,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
[12] (美)弗.詹姆逊《论现实存在的马克思主义》,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年11月第一版,P68页。
[13] (日)碓井敏正文,载《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理论与模式》,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14] 陈林、侯玉兰等著《激进、温和、还是潜越?》,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