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 摘要:本文在对康德的核心合目性原理的内涵的(3)

2013-08-16 01:03
导读:3.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与他的整个美学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时,后世美学取得了新的发展

3.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与他的整个美学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时,后世美学取得了新的发展。康德的无利害关系的思想,遭到了许多人的批判。其实,审美完全无功利也是不可能的,美的社会功利性在自然与社会中体现得突出一些,而在艺术中显得隐蔽一些。康德把理想美建立在依存美而不是自由美之上,本身就反应了康德在美有无功利性、涉否概念等问题上的矛盾。阿多诺认为:“然而,艺术不会停滞在无利害关系之中,而是在继续发展。这样,艺术便以不同的形式再生出内在于无利害关系中的利害关系。”(17)

赫尔德不同意《判断力批判》中的基本观点,他反对把美看成无利害的与无概念的。黑格尔不满足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主观性特征,他认为,在康德那里,普遍性与特殊性、概念与对象、目的与手段等的统一只能在思想中完成。黑格尔认为,这种统一不仅存在于思想中,也应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因而既是主观的,也是客观的。

; 在康德那里,审美判断既被设定为一种关于情感的判断,同时又认为,审美判断具有普遍有效性。“但是,康德对审美判断的普遍有效性所进行的这样一种阐述,却充满了无法解决的矛盾。”(18)同时,康德致力于用判断力去沟通感性与理性等多个二元世界,而到了海德格尔那里,二元世界得到了超越,他认为,艺术也是理性的,思想也是感性的。海德格尔认为,美是存在的显现,较之康德又进了一步。随着现象学与现象学美学等的产生与发展,这些问题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

参考文献:

(1)、(2)、(4)、(5)、(6)、(14)、(15)康德:《判断力批判》,汉堡,1993年,第17、17、21、24、40、34、118页。

(3)、(7)[英]鲍桑葵:《美学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第343、347页。

(8)彭富春:《美学原理》(讲义),武汉大学高级研究中心,1999年,第24页。

(9)、(10)、(17)[德]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7、19、22页。

; (11)马新国:《康德美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67页。

(12)[德]黑格尔:《美学》,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75页。

; (13)康德:《康德的三个批判》,芝加哥,1952年,第245页。

(16)[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第7页。

(18)[德]莫里茨·盖格尔:《艺术的意味》,华夏出版社,1999年,第129页。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上一篇:众所周知,美学是很混乱的。难道美学的本性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