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 科技思想 核心命题 科学技术

2013-09-04 01:05
导读:哲学论文论文,[论文关键词]邓小平 科技思想 核心命题 科学技术怎么写,格式要求,写法技巧,科教论文网展示的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参考: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 科技思想 核心命题 科学技术 生
  

  [论文关键词]邓小平 科技思想 核心命题 科学技术 生产力 第一生产力

  [论文摘要]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命题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该命题的酝酿、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科学论断由五个方面所构成。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人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邓小平的科技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中发挥了并继续发挥着巨大的现实作用,已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深入研究邓小平科技思想,全面、准确把握这一思想的精髓,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四个现代化尤其是科学技术现代化,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邓小平科技思想核心命题的形成
  
  纵观邓小平丰富的科技思想,其核心命题当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指出:“生产力里面也包括科学在内”,“社会的劳动生产力,首先是科学力量”。恩格斯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现代自然科学和现代工业一起变革了整个自然界”,“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马克思并且指出:科学已成为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是“财富的生产者,就是实际财富”。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同时又根据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实际,并结合我国科技事业发展的具体实践,做了与时俱进的发展。当然,邓小平也不是一下子就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的,而是有一个酝酿、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第一个阶段是1975年肯定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邓小平刚刚复出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并开始着手整顿全国各方面的工作。在困难重重、矛盾错综复杂的严峻形势下,邓小平顺应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潮流,把注意力首先投向科学技术和教育领域,并提出要亲自抓科技工作。1975年9月26日,邓小平在听取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汇报《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汇报提纲)时,就科技人员是不是劳动者的问题,他指出:“科技人员是不是劳动者?科学技术叫生产力,科技人员就是劳动者!”在邓小平的支持下,由中国科学院起草的《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中,用黑体字写上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后来出现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观点被认为是“篡改”马克思原文,是阶级斗争熄灭论和唯生产力论。于是“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句话,在《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最后一次草稿中被删除。而《中国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也作为“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的“大毒草”受到了批判。
  第二阶段是1978年精辟地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1978年3月1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根据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论述以及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实践,精辟地论证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早在一百多年以前,马克思就说过:机器生产的发展要求自觉地应用自然科学。并且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与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大量的历史事实已经说明:理论研究一旦获得重大突破,迟早会给生产和技术带来极其巨大的进步。当代的自然科学正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应用于生产,使社会物质生产的各个领域面貌一新。特别是由于电子计算机、控制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正在迅速提高生产自动化的程度。同样数量的劳动力,在同样的劳动时间里,可以生产出比过去多几十倍几百倍的产品。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率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靠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同时,他还就科学技术的地位与作用、重新确立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一部分的指导思想、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全社会高度重视知识和人才、培养和造就宏大的知识分子队伍、改革科技教育体制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作了许多具有指导性的深入阐述,澄清了束缚科学技术发展的重大理论是非问题。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转载自http://zw.NSEaC.com科教作文网)


  第三阶段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总结了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新经验,在“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观点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1988年9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时的谈话中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9月12日,邓小平在听取关于价格和工资改革初步方案汇报时再次重申:“最近,我见胡萨克时谈到,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1992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进一步强调说:“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得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得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
  作为邓小平科技思想的核心命题,“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是邓小平对当今世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巨大推动作用进行概括和总结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结论,从而使马克思主义的科技学说和生产力理论达到了新的高度。另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从来都是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发展密切相关的,而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当代,既是坚持和捍卫马克思主义的需要,也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基本内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含意深刻,内容丰富。其基本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1.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深刻地指出,不发展生产力,就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也就不能充分体现;而要发展生产力,就必须首先注重发展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
上一篇:自古以来,哲学思考就和科学活动有着密不可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