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一门学科的形成是精神发展内在逻辑、现实需求(8)

2013-09-16 01:13
导读:目前,中国文化体制的改革、文化产业的建设、文化市场的完善、文化商品的流通、文化政策的调整、文化管理方式和文化运营机制的变化,均在为文化美

目前,中国文化体制的改革、文化产业的建设、文化市场的完善、文化商品的流通、文化政策的调整、文化管理方式和文化运营机制的变化,均在为文化美学积蓄精神资源和动力。而渗透到百姓生活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风潮”为文化美学的应用传播,打开了广阔空间。这是中国文化美学可以在社会现代化和生活审美化的双重推动下走向辉煌的内在动力。中国的文化美学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胡经之《走向文化美学》《学术研究》2001/1
姚文放《文艺美学走向文化美学是否可能?——三论文艺美学的学科定位》 ,《社会科学战线》2005/4
陈伟《当代文化美学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学术研究》2005/8
黄有东《从审美文化到文化美学》《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6
邱紫华,陈欣,《当前僵化的中国美学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论"审美文化"理论研究的创新性》年 第01期
苏荟敏《美学的跨文化研究:从文化自觉到审美共识》 兰州学刊年 第03期
邢建昌,,朱铁梅,《文艺美学:走向一种文化批判理论》年 第02期
童庆炳.文化诗学是可能的[J].江海学刊,1999,(3):.
杨岚《文化审美面面观》,《文学与文化》第7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6
王岳川《新世纪中国后现代文化美学踪迹》
刘成纪《维柯与当代文化诗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又见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2003年第11期

夏建中著《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美]S.南达:《文化人类学》,刘燕明、韩养民编译。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年10月。 [美]C.恩伯 M.恩伯:《文化的变异——现代文化人类学通论》,杜杉杉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大学排名
[德]蓝德曼:《哲学人类学》,彭富春译,工人出版社,1988年
[日]绫部恒雄:《文化人类学的十五种理论》,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
仪平策《走向审美文化人类学》,《东方丛刊》2001年第4辑
王铭铭主编《20世纪西方人类学主要著作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2008年版

李泽厚《中国思想史论》(上中下),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
赵汀阳、李泽厚《美学和未来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
赵汀阳《论可能生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施韦泽《文化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李鹏程《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杨善民、韩锋著,《文化哲学》,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衣俊卿.《文化哲学——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交汇处的文化批判》.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
刘进田《文化哲学导论》,法律出版社1999
霍桂桓的《试论文化哲学研究的基本前提和可能性》(论文,载《求是学刊》2003年第六期)
李小娟《近年来文化哲学研究述评》,《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6期
衣俊卿. 《论文化哲学的理论定位》[J]求是学刊
邹广文.《文化哲学的当代追求》[J].求是学刊,1994,
邓文华《浅析西方文化哲学的四次转向》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 第10卷 第01期
冯叶婷《英国新马克思主义文化哲学研究的转向——从马修·阿诺德到特里·伊格尔顿文化哲学的一种历史考察》中国优秀硕士论文文库,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2008年 ,导师:乔瑞金
李重 张再林《当今文化哲学研究的问题与出路》来源:光明日报 日期:2007-07-12

刘绍瑾/李凤亮《文艺美学的反思——“文艺美学在中国”学术研究会侧记》,《学术研究》1999/12
曾繁仁《回顾与反思——文艺美学30年》《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王昌树《当代中国文艺美学研究的三种形态》 中国论文联盟http://www.lwlm.com [日期:2008-12-04]
胡经之《文艺美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
杜书瀛主编《文艺美学原理》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1
曾繁仁 主编《文艺美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周来祥著《文艺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版2003年12月版
李咏吟著《文艺美学》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寇鹏程著.《文艺美学》:上海远东出版社,2007.
周宪等编:《当代西方艺术文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
邢建昌《文艺美学研究》河北人民出版社
邢建昌、姜文振《文艺美学的现代性构建》安徽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
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阿列西·埃尔耶维奇《美学:艺术哲学,还是文化哲学》,席格译,郑州大学学报,2003/2
高建平《从世界美学大会到中国当代艺术》 北大美学网2007-9-21
张法《走向全球化时代的文艺理论》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
徐恒醇著《生态美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0-12-
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 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2
杨春时《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刘悦笛:《生活美学——现代性批判与重构审美精神》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
刘悦笛《生活美学与艺术经验》南京出版社2007
朱立元《走向实践存在论美学》 苏州大学出版社2008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整理)

张立文 《关于和合美学体系的构想 》《文艺研究》1996年第6期
邹华《文艺学扩容的美学视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网)2008-8-12  
赵汀阳《展望美学的新转向》,中学语文教育资源网,2001-5-19
高建平《全球与地方:比较视野下的美学与艺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M].上海:译林出版社,2000.
韦尔施《重构美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5):71—77.
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 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1).
凌继尧《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研究的反思》《东南大学学报:哲社版》 2007/6
仪平策.《生活美学:21世纪的新美学形态》[J].文史哲,2003,(2).
陆扬、王毅 《文化研究导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科教论文网毕业论文论文网

上一篇:【内容提要】本文针对现实生活中对趣的滥用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