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首页哲学论文经济论文法学论文教育论文文学论文历史论文理学论文工学论文医学论文管理论文艺术论文 |
上述诸人关于道家的说法更多地停留在观念和形上层次,还嫌抽象玄远,客易使人对西方心理与道家本质精神的可沟通性将信将疑。有一个例子可以打消这个疑问。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A.H.Maslow 1908-1970)晚年更致力于开创所谓“超越心理学”。他把他的心理学跟“行为主义的、实证论的、客观主义的、机械论的集团”[9]( P8)的心理学,也跟精神分析心理学明确区别开来。他的最著名理论是“需要层次论”,该理论把人的需要分成多层次的,而最高满足叫“高峰体验”。高峰体验的理论环节要之有:①整体论的态度和思想方法,这是“倾向终极整体的状态,即倾向整个宇宙,倾向全部实在,以一种统一方式看的实在;每一事物也都是每一别的事物,任何事物都和每一事物有联系;全部实在不过是一个我们从不同角度观察的事物”。[9](P132)他把这个当成对他人和事物的“存在认知”的核心原则。所谓“存在认知”是与“太极端地分析性的”、“太理性”、“太数量化”、“太原子论”、“太概念化”等近代理智认知相对而言的。②超越。他说:“超越指的是人类意识最高而又最广泛或整体的水平,超越是作为目的而不是作为手段发挥作用并和一个人自己、和有重要关系的他人、和一般人、和大自然、以及和宇宙发生关系”。[9](P271)超越是专一入神、是忘我、是回归自然,达到这个就是高峰体验。这是听任自然、与自然高度和谐,所以马斯洛把它叫“道家的态度”、“道家的方式”,在他的著作中这个意义上的“道家的”和“生态学的”几乎作为等义词并列使用,马氏理论说明,西方心灵和东方的一样,可以通过体验证悟道家的精髓。
事实上,对道家的环境哲学或生态哲学特质与启示有所认识的远不止上文所罗列的几位人物。不过我相信这些评价对我们已有足够的启示力,因为这些评价代表着西方人士对“道家是什么性质的哲学”这一重大问题的鉴别回答,又标志着人类历史理性在20世纪对“道家是一种基本的生态或环境哲学原理体系”的学术归趋及范畴属性上的认同。道家哲学自然可以从多角度、多层面加以把握,比如道家含有或可以被撤解为伦理思想、思想、生命思想、养生思想、美学思想等等,但是从其最根本的、方法和原理的属性看,从道家把“自然”作为学术目的和逻辑一致性所在看,她是统一于自然中心论体系的,自然中心论囊括了当代国外形形色色的环境和生态意识,而且是在21世纪里人类环境意识可能达到的最高统一性表述形式。从上述解释来看,道家、尤其老庄是当之无愧的当今之生态与环境哲学天才的祖先。西方对道家作为一种环境哲学之评价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环境哲学是西方哲学史上一场真正的“哥白尼革命”,它推翻了人在宇宙中自居的权威中心地位,标志着人类对大自然理解的根本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出现的道家视域与环境哲学视域的融合给中国哲学的新开展指明了一个历史性的方向定位——如果我们沿着这个方向对道家作出重大创新发展,那将远远超过四大发明曾对世界作出的贡献,因为四大发明是技术性的,而这一次是给全人类思想性的!如果我们裹足不前,让西方人捷足先登,坐失中国哲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一次可能良机,那将是耻辱!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注释]
[1][英]A.N.怀特海.与近代世界.何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
[2]贺麟.西方讲演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3][奥]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 生命─━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4]转引自董光壁.当代新道家.北京:华夏出版社,1991.
[5][美]F.卡普拉.物之道.朱润生译.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
[6][美]纳什.大的权利.杨通进译.青岛:青岛出版社,1999.
[7][美]唐纳德·沃斯特.自然的体系─━生态思想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8]I.普利高津.确定性的终结─━时间、混沌与新自然法则·序.湛敏译.上海:上海出版社,1998.
[9][美]H.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 林方译. 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