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摘 要]作为批判理性主义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卡尔(3)

2014-01-23 01:23
导读: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波普尔批判历史决定论的错误思想之所以影响大,还与下述情况有关:其批判锋芒所指虽然也包括真正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本身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波普尔批判历史决定论的错误思想之所以影响大,还与下述情况有关:其批判锋芒所指虽然也包括真正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本身,但主要是指17—18世纪的历史决定论,特别是被教条化、庸俗化、被曲解了的社会历史发展理论。不仅如此,他对作为思想家马克思本人及其社会主义中关于人类平等与自由的道德理想不仅未批判,还抱有深深的认同。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虽然怀有偏见,对马克思本人却怀有深深的敬意,认为马克思是一位天才的哲学家,他把自己的理论与“空想社会主义”区别开来是十分正确的,而且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在当时的确是科学的,提出了大量可被经验事实检验的预言。不过在波普尔看来,其中有许多重要的预言已经被历史证伪了。他后来在自传中还曾写道:“甚至在否弃了马克思之后的若干年内,我还是一个社会主义者。而且如果能有一种与个人自由相结合的社会主义的话,我现在仍然算一个社会主义者。因为在一个平均主义的社会中过一种适度、简朴而自由的生活,是再好不过的了。”[4]
  在我看来,波普尔反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思想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并为很多人接受,还有一个更深刻的社会原因: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用辩证逻辑分析人类社会本质,揭示其发展规律和趋势的结果。它无非是说:“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但人们所预期的东西在大多数场合都互相干扰,彼此冲突,很少能如愿以偿,这就使表面上好像由偶然性支配的社会历史进程,其实“是受内在的一般规律支配的”[5],它同样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这个历史过程表现为,从现实的人出发,即从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和为生活需要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出发,把人类社会看做是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交互作用的产物,把社会历史又看作是在这种复杂的交互作用过程中不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的过程。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并不否认偶然性作用的辩证决定论。而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的反驳受自然科学、特别是物理学的影响很深。他自己就讲过:“我虽然主要关心的是物理学的方法……但多年来我也关心社会科学,特别是看到社会科学的基础不能令人满意的状态”,又说:“我的方法对于所有社会科学,包括历史科学在内,都是普遍适用的”[6]。事实上,由于在他看来,社会科学应具有与自然科学统一的科学研究方法,并且他又认为,当代自然科学的非决定论主要是由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原则支撑起来的,自然科学的非决定论又给社会科学中的非决定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因而他从自然科学的非决定论出发提出了社会科学中非决定论的历史观。他不知道,量子力学并非完全不受因果规律的支配,只不过支配它的不是那种单义的因果决定论,而是一种以统计规律为基础的决定论。这表明,波普尔用以分析批判历史决定论的主要工具还是形式逻辑。而形式逻辑是人们比较容易接受和掌握的东西,“对于日常生活”和“科学的小买卖”不仅是客观的,而且是必要的(恩格斯语),对于复杂的社会生活它就显得不够了。而辩证逻辑是远比形式逻辑要复杂高级得多的思维形式,没有通过系统的思维训练,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缺乏必要的基础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这就是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明明是正确的,却没有被人们一致认同;而波普尔批判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即他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从总体上来说是不正确的,不少人却反而觉得有道理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就好像托勒密的地心说由于与我们的日常经验接近容易被人们接受,而哥白尼的日心说反而让人理解起来费劲┮谎。 (转载自http://www.NSEAC.com中国科教评价网)
  波普尔的历史非决定论从总体上讲是不正确的,但它在世界上的影响却如此巨大。在这种情况下,真正深入到波普尔历史非决定论内部,对它作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捍卫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唯物主义观,帮助人们重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成为每个信仰、研究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信仰、研究唯物史观的人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
  波普尔的思想,在我国早就有人关注和介绍,他的主要著作基本上也都译成了中文,在中国得到了相当广泛的流传。仅《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在中国就出版过两种译本,发行近千万册,它在我国影响之大,由此可见一斑。对波普尔的思想,特别是他反对历史决定论的思想,国内虽然也发表了一些论文,但大多数仅抓住其中一个观点进行评析,且主要集中在政治批判上,能从学理上作深入分析的还不多,而能将其放到波普尔整个思想体系中作全面、深入、细致剖析的专著更是少见。谭扬芳作为一个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者,为自己选择了这一艰巨任务,希望能在这个重大理论问题上,在拨乱反正、以正视听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这不仅反映出她高度的理论自觉,也充分表现了她的历史使命感、时代责任心与担当。
  谭扬芳同志这部著作,在充分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历史规律、历史预测、历史意义等问题,抓住波普尔历史非决定论,特别是他批驳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论据,深入到他的思想逻辑的内部,把他的历史哲学的理论基础、方法论依据及基本内容等诸方面综合起来加以研究,通过长期艰苦的思索,最后从学理上充分地对它们逐一加以实事求是的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极有见地的独到的正确看法,从而大大深化、推进了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谭扬芳的阐述令人信服地表明,波普尔对历史决定论的非难,有许多根本就不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本身的内容,而是后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教条化和庸俗化主要是针对20世纪40—60年代前后把社会规律还原为自然规律并将其绝对化的倾向;另有一些是波普尔本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误解,是他强加到马克思主义头上的。由于波普尔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本身的分析批判大多运用了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和形式逻辑的方法,使他无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因而波普尔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决定论的批判,他本人的历史非决定论思想,从总体上讲是不科学的,虽然其中也不乏真理性的颗粒,有些思想甚至是深刻而且具有启发性的。即使是对机械决定论的批判,对促使我们思考社会历史规律到底具有怎样的特点,社会历史规律到底应该如何正确认识等这些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阐述得还不够充分的方面,并促使我们继续深入研究,进一步丰富、发展它,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发布)
  在我看来,本书的下述章节论述得尤为出色:如作者在反驳波普尔认为历史发展无规律可言时,对社会规律的重复性是一种本质的、必然联系的、重复性的阐述;关于历史人物、事件和过程的多样性、差异性和不可重复性,并不必然导致对历史的规律性和同一性的否定的论述;在反驳波普尔以趋势不是全称命题否定历史规律存在时,提出波普尔否定统计趋势也是规律,实质上也就否定了量子力学等现代科学在规律观上取得的巨大进展,否认了自然界规律的一种基本类型的分析;在反驳波普尔以历史过程的偶然性否定历史规律存在时,关于历史规律的社会选择性特征并没有否定历史规律存在的论述;在提示波普尔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在方法论上的错误时,认为对如何把科学哲学理论运用于对社会科学的研究上的看法不同,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决定论和波普尔“反历史决定论”的又一根本分歧以及对“后思索法”是认识历史的重要方法的论述,等等。
上一篇:[摘 要] 老庄思想与后现代主义皆标志着一种文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