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摘 要:西方的灵魂观是西方哲学的诞生地和秘密(2)

2014-02-04 02:21
导读: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从God至Good的灵魂观转折,从远古的神的灵魂观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人的灵魂观,这与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转折休戚相关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从God至Good的灵魂观转折,从远古的神的灵魂观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人的灵魂观,这与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转折休戚相关,即从神至人的转变。柏拉图的向善之灵魂,善是理念,理念是现实世界的彼岸,向善是灵魂的生存倾向。苏格拉底的名言:美德即知识,认为知识是最高的善。柏拉图继承了其老师的思想,认为善是追求知识的至高境界,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义,《斐多篇》里探讨的是善的在道德上的完满性,大多指个体的灵魂,因此主要涉及灵魂的净化问题,是激情灵魂;《国家篇》的善说的是最高的知识,论述的是个体灵魂与社会的关系,是欲望灵魂;《蒂迈欧篇》中的善是指理性的秩序,是从宇宙观的角度讨论灵魂的生成、构造和发展,是理性灵魂。但是,我个人认为,向善的灵魂论应该是柏拉图理念论的主要理论根据,柏拉图鄙视物质生活,追求至高境界,而灵魂就是催人向此过程进展的精神动力,灵魂是人的存在本质,这与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不谋而合的。哪怕是死亡也是无所畏惧的, "灵魂在什么时候获得真理?……当灵魂能够摆脱一切烦扰,比如听觉、视觉、痛苦、各种快乐,亦即漠视身体,尽可能独立,在探讨实在的时候,避免一切与身体的接触和联系,这种时候灵魂肯定能最好的进行思考 "[9],他认为"死亡只不过是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它就是肉体本身与灵魂脱离之后所处的分离状态和灵魂从身体中解脱出来以后所处的分离状态"[10]。而对什么是灵魂?亚里士多德给出了自己的定义,"灵魂就是凭形式为之表现的本体(实是),'实是'是于现存的诸事物的一个科属(科级)有三层意义:一是物质,二是型状或形式,三是物质与形式的合成。"[11]。这彰显了亚里士多德著名的形式质料说的踪影。批判了柏拉图的灵魂说,在他看来,灵魂与肉体的关系就是形式与质料的关系的一种特例。灵魂的首要意义是我们赖以生存、感觉和思维的东西,,因此灵魂只能是某种定义或形式,而非是质料或基底。灵魂是肉体的"隐德来希",即它作为形式在生命体运动和变化中的完全实现。分为三种形式,首先是营养灵魂,亦称植物灵魂,即包含生存与生殖的"欲望灵魂",是草木虫鱼鸟兽等一切生物多具备,把持着万物与之相应的饮食与消化;(2)感觉灵魂,亦称动物灵魂,为一切动物所具备,具有动物的"感觉[情感]与运动"的功能,包含各种知觉、欲望、厌恶、想象、记忆等功能;(3)理智灵魂或心识,即思想灵魂,具有思想、计算、审议的机能,为人类所独有"精神灵魂"。其中他又把人类独有的灵魂分为实用和纯理灵魂,实用思想的灵魂包括计算功能,着落于感觉或臆想所引起的生长与蕃殖的欲望(爱恨)对象,而运动物身,作出趋避的行为,就把这 一级实际系属之于植物、动物的两级。于是而保留了的另一分级,所谓纯理心识则是思想于不引起欲望(生活企图或贪欲目的)的思想,与物自身不相干。而综观整个西方哲学史,亚里士多德的理智灵魂观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影响是深远 的,其对灵魂的分析,对人的意识心理的分析基本上影响了西方几千年。亚里士多德的灵魂观基本上承袭着柏拉图《斐多》中的智慧:灵魂限于人类,不是动物界所有,灵魂先于人身而存在,方人之诞生,把某一个灵魂摄入,而囚禁之于自己肉体之内,终生跟着身体的物性活动。这些活动是反乎灵魂的"精神"本性的,迨其人死亡,此某灵魂者,乃得脱离物身,而还归于响所来处。灵魂既得返于宇宙,复其自由本性,犹能记忆着人世的烦恼。是以古之哲人常怀悲于"投生于人身","实是受惩罚中的 囚犯","若知死优于生,则灵魂毋宁在先而得免于受生"[12]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中世纪的灵魂观。中世纪基督教的灵魂观主要有两个理论来源,一是希伯来文化的一神论,二是古希腊哲学的理性思辩。但主要是古希腊思想的影响,早期是柏拉图的灵魂肉体二元论灵魂观,后期是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一体灵魂观。灵魂不朽论是中世纪灵魂观的最主要理论特征。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认为灵魂是太一而来的,在其最著名的流溢说中,他指出了灵魂的具体来源,作为万物之源的太一由于自身的完满性,要向外流溢,首先流溢出思想,其次流溢出灵魂和物质世界。托马斯。阿奎那是中世纪亚里士多德灵魂观的典型代表。他基本上继承了亚里士多德的灵魂学说,认为人是由灵魂与肉体组成的一个完整的个体,二者不可分离,人的本质就是灵魂与肉体的统一。同时他过分强调灵魂的形式作用,认为让人成之为人的东西只能是灵魂,人与人的区别就是个体形式的灵魂的差异性。另一重要代表人物就是波纳文图拉,他认为,人是有不同的形式与质料构成的,即是有不同的精神形式与不同的肉体质料,
  当代的灵魂观,灵魂与意义。主要讲灵魂与生死的意义关系以及对人生的终极影响,把灵魂与信仰结合起来,掺和了东方的灵性思想与西方的进化思想,在当今产生了巨大影响。东方的灵性灵魂观主要是指东方不同民族的特色的宗教信仰,而影响最大的应是灵魂轮回说,认为人类的醒悟意识被遮盖住,无法想起前世的存在及其所已经发生过的是非,修炼自我就是要了解自身的无意识,以求得从轮回中得到升华和永生。一个人的灵魂可以不断轮回转世,投胎成不同的个体,人的灵魂每次轮回,就是灵魂更深入的学习超然的存在,或以受苦去抵消前世的恶行,人可以借着灵魂的轮回超越死亡,人的一世的躯体只是暂时的,人是灵魂的守护者。进化灵魂说是吸取了进化论的思想,把认为灵魂可以借着学习和进化不断进化,等等,实质上与东方的轮回观是异曲同工。"'新纪元运动'是一种'混合主义'的思想体系。它承袭了诺斯底主义的神秘思想,综合了西方的现代心理学、科学及占星学,而重新修饰,并包括东方传统轮回的观念,它的出现,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当今后现代的社会中,人们对传统宗教的挑战和失望"[13] 大学排名
  
  注释:
  1)[1][13]陈俊伟、谢文郁、樊美筠:灵魂面面观[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2)[2][3][4][5][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6][7]康德全集(第五卷)[M],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4)[8][德]黑格尔.精神哲学[M],韦卓民译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9][10]柏拉图全集(第一卷)[M],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2003。
  6)[11][12]亚里士多德.灵魂观及其他[M],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2。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上一篇:卢曼(Niklas;Luhmann)向我们展示了一种普通的“基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