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摘要:庄子采用了寓言的形式作为其表达“道”

2014-04-16 01:01
导读:哲学论文论文,摘要:庄子采用了寓言的形式作为其表达“道”样式参考,免费教你怎么写,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不错:     摘要:庄子采用了寓言的形式作为其表达“道”的载体
    摘要:庄子采用了寓言的形式作为其表达“道”的载体。形象、有趣的寓言故事要比自己“直言”更能使别人易于接受;在产品设计方面,设计师依据隐喻理论从事设计活动,将产品的造型及其内涵意义用符号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加产品的自我表达机会。文章从这两个方面出发。研究两者的关联性,意在给予产品隐喻设计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寓言;符号;产品隐喻;设计
  
  庄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哲学家,他通过寓言来表达他那瑰奇万状的哲学思想,使我们仿佛邀游于哲学的幻境之中。庄子认为对“道”的叙述不能是直接的,是不能用具体的言语来讲授的。因此,他采用了寓言的形式来传“道”。庄子采用的寓言体裁与产品隐喻设计有怎样的联系,这个过程又对产品隐喻设计有哪些启示,这是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
  
  1 以“寓”说“道”
  
  1.1 比喻功能
  从文学的表现形式来看,寓言应当是从比喻发展而来的。为了申明自己的观点,驳斥异说,往往采取浅近易懂、生动有趣的事物来进行比喻,以说明比较复杂的问题。后来,简单的比喻不足以说明问题。于是出现了以短小的故事来“指事类情”,这就是寓言。
  
  1.2 联想功能
  庄子的寓言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其寓言或取材于神话故事,或取材于历史传说,或随手拈来幻想虚构,无不得手应心。庄子行文的目的是要读者自己透过寓言故事本身,去体会、联想故事中蕴含着的“道”。庄子没有采用逻辑思维的方法正面“直言”,但是读者仍然可以通过寓言故事的感染,领会到其中所含的寓意。
  
  2 寓言与产品设计隐喻
  
  2.1 产品设计隐喻的定义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辞海》中是这样对隐喻下定义的。隐喻是比喻的一种,它的本体与喻体的关系,比起明喻更为紧密。明喻在形式上只是相类的关系,隐喻在形式上却是相合的关系,隐喻本质上是一种认知现象。
  产品隐喻设计是依据人们更为熟悉或更为简单具象的定义模型,来表达我们所不熟悉或者复杂抽象的事物。在产品设计中,通过隐喻手法的运用可以使产品以不同的面貌呈现出来。
  
  2.2 寓言与产品设计隐喻的共同点
  首先,它们都是间接地去表达作者的想法。庄子认为“道”是不能用直白的语言生硬的表达的,正如庄子给寓言所作的定义中所说的,“与己同则应,不与己同则反;同于己为是之,异子己为非之”,由于每个人对于文字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所以就会造成意义传达上的误解,这样的话,人们对庄子所要表达的“道”就有可能产生曲解;产品隐喻是用来让人们通过对已知事物的认识来理解未知事物的。在这个过程之中,如果生硬地使用一些定义性很强的词语和符号来表达,势必就会造成接收方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
  其次,它们都是采用了比喻的手法。因为寓言和隐喻都是间接地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意图,所以作者势必就要借助一种途径来实现这一目的。按照表达的需要,两者都是要将复杂、抽象和陌生的概念或形象通过简单、生动的方式表达出来。于是,喻体在这里就充当了桥梁的角色,把本体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概念巧妙地连接起来。寓言将哲学思想(本体)通过神话故事(喻体)表达出来,它是在用“事”传“道”;产品隐喻将理念(本体)通过形态(喻体)表达出来。它是在借“物”传“情”。
  再次,它们产生的基础都是一样的。寓言和产品隐喻的产生以及能够产生预期的作用,全依赖于人们的感知。寓言和隐喻的产生是由于人们在广泛的范围之内有了对事和物的共同认可。在这种事和物出现在其他场合的时候,人们将其感知,进而进行联想,思考得出隐藏在事和物表面之下的思想和理念。 (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编辑发布)
  
  2.3 产品设计隐喻产生的基础
  首先,它源于人的感知。感知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反应。人在感知长期过程中积累了感知经验,人的感知经验中包含客体的信息和人们过去的知识经验。观察者的全部经验包括他的信仰、偏见、记忆、爱好以及想象、理解。
  其次,隐喻是在人感知的基础上发展的。对于产品设计师来说,带有某种主观和客观的感觉和表现意识、个人思维的背景、知识的蕴涵量和思维,掌握一定的技术和技巧,在设计中会自觉和不自觉地运用多种多样的产品符号(形态),隐喻一定的文化内涵。用隐喻来强调社会文化以及使用者个人的文化要求,通过这种方式使产品成为“意义深远的产品”。对于某些使用者来说,面对一定的隐喻符号,看到其表象,可能不懂其所隐喻的意义。所以设计者要把握使用者的认知水平,把我能为人所理解的尺度,使符号真正起到传到信息的作用。有效的隐喻,往往“活”在话语中或语言行为中。隐喻在一定文化环境的基础上发生作用,具有传承和文脉的特性,并有其源流、有其发展和延伸。在不同的时期,产品的隐喻会有其“变形”和“微差”,但仍存在着原形的基本特征。

责任编辑:科教论文网

    2.4 产品设计隐喻的符号属性
  人对于隐喻以及语意的感知是通过符号来进行。隐喻的产生都依赖于符号,正是使用符号的能力不仅仅使隐喻得以产生,而且使产品语意得以传递和延续。卡西尔指出,所有文化(隐喻)形式都具有赋予形式的力量,而这样的力量恰恰是通过符号这个中介物实现的。
  首先。从隐喻含义的角度看符号,符号可以看作是隐喻含义各种形式之间进行沟通的中介工具,而从符号的角度看隐喻,那么语意则是符号的母体,如果不了解语意就无从获得符号。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符号都是人构建出来代表人群对自然的理解,作为与自己或其他人群沟通的中介物。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其次,从产品设计中隐喻的表达方式来看,产品的符号是繁多和复杂的,所承载的信息是丰富的。产品在使用中给人们的启示不仅仅局限于对含义或使用方式的引导作用,它同时也向消费者暗示着设计师对美的追求,暗示着产品的品质和格调。这也就是符号学理论中所说的所指。
  实际上产品的暗示意,即由产品的形象和使用方式间接地说明了产品内容本身以外的东西,它所反映的通常是文化内涵、意象、心理感觉,价值取向等较高层次的信息,就是隐喻。隐喻作为一种设计的手法,在设计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借助隐喻,产品的灵魂将由产品本身存留下来。设计师对世界的认识、人类思维的特性、价值取向以及行为方式,都会呈现在隐喻之中。
  
  3 产品隐喻设计所遵循的原则
上一篇:[摘 要]本文通过对2000至2007年以来《中国哲学史》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