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后经典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形态与主题(2)

2014-12-18 02:06
导读:由于每个研究者的知识素养和理论旨趣的差异,对后经典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研究当然可以是多样而不同的。就其人员构成而言,可以做个案式的单

由于每个研究者的知识素养和理论旨趣的差异,对后经典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研究当然可以是多样而不同的。就其人员构成而言,可以做个案式的单人研究、流派研究,也可以做总体性的历史描述与分析;就其理论内容而言,可以做个别问题的理论研究,也可以做总体理论特征的归纳,还可以做不同理论观念与模式的比较性分析;就其理论特色与价值而言,可以对其不同的理论家和理论派别进行比较,也可以将后经典时期单个人的理论、某一流派的理论甚至整个时期的理论与经典理论加以比较,还可以将它们与不同时期的非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加以比较,在比较中做出分析与评判,如此等等。可以说有多少不同的研究个人,就可能有多少不同的切入视角,有多少不同的理论认知与评判。而在我们看来,后经典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的整体历史状貌和基本理论主题问题,相对而言更为重要一些,应首先予以关注,因为这一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为如上所胪列的其他相关研究奠定基础,而且可以给当下的理论创新提供重要的理论参照和启示,从而将对对象的研究最终转化到当下的理论创造中来。

不难理解,就上述整体历史状貌和基本理论主题两方面研究而言,整体历史状貌的研究应该是对基本理论主题作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和前提。但是,由于后经典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本身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然,整体历史状貌的分析本身就不是那么容易展开的。我们知道,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恩格斯的战友和学生拉法格、梅林、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人在致力于工人运动的实践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同时,也大量涉及美学研究和文学评论工作起始,直到当今活跃于国际学术舞台上的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家詹姆逊、伊格尔顿等人,后经典时期具有国际性影响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家少说也有几十位之多。就身份而言,这其中既有拉法格、考茨基这类以马克思、恩格斯的战士和学生身份名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著名工人运动活动家、第一和第二国际的领导人,有列宁、毛泽东这样公认的20世纪马克思主义思想家、政治家、革命领袖,也有卢卡契这类既有政治活动经历又主要以学术扬名的人物,更有像阿道尔诺、马尔库塞、阿尔都塞、戈德曼、威廉斯、詹姆逊、伊格尔顿这样一大批以学术为业的书斋学者。就思想倾向而言,这其中既有正统甚至今天也已成为经典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有在诸多思想领域向正统马克思主义提出挑战的所谓“西方马克思主义”或“新马克思主义”者,也有的基本上只是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者,思想成份中只有少量的马克思主义的因素。这种多样而复杂的状况,自然就给研究工作带来了相当的困难。在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研究中,虽然也有因年代演进而带来的前后期思想的发展变化,有因个性差异和研究者的不同而带来的两位思想家的思想观点和思维方式上的细微差别,但他们二人的理论观点包括文艺美学思想在总体上属于同一个思想体系,可以做统一的整体的描述,而对后经典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理论在内,做统一的整体的描述则不是很容易。通常,在对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理论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采取两种著述方式:大部分研究著作是按年代顺序、按国别、或将年代与国别相结合的方式分而述之,在一一缕述中显示其整体的历史状貌,如我国学者吕德申主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史》、王善忠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和前苏联著名美学家卡冈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史》等都是如此;也有少部分著作是按不同的理论取向或理论摸式进行模块式研究,如英国学者戴维·福加克斯在其参与撰写的《现代文学理论导论》第六章中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五种模式的分类,弗朗西斯·马尔赫恩在其1992年新出版的《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一书“引言”里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三种相位的概括,以及我国学者冯宪光在其《“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里以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和基本走向为经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面貌的历史梳理,即属于此类研究。应该说这两种研究方法各有优点,按年代顺序和国别区分进行的编著体例有利于呈现各个文艺美学家及其文艺美学思想在历史绵延中的时空分布,而按观念取向和理论模式进行的研究方法则有利于凸现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思想的理论疆界、思想高地和动态走向。但这两种研究方法也各有其缺陷,前者容易使人只见到一棵棵树木的方位,而形不成关于整个森林的印象,而后者勾画了整个森林的大致轮廓,却又易于模糊了一棵棵具体树木的方位及其相互之间的时空关联。

上一篇:“怀尔明德”探析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