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义学角度对城市色彩的思考(1)(2)
2015-01-27 01:08
导读:而现代城市的色彩建设则完全不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城市色彩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
而现代城市的色彩建设则完全不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以及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城市色彩建设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一般来说,使用自然材料容易获得和谐的色彩关系,得到使人视觉与心理愉悦的色彩环境。人工材料在表现色彩和质感等方面吸收自然材料的特点,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技术工艺水平支持下,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色彩需求。可见,“人们有技术和能力在城市领域里用更多的手段来表达色彩;人们也有更大的物质力量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驾驭色彩;人们有更为广阔的视野在全球范围来感知色彩;人们甚至还可在各种文化属性的色彩背景熏陶下接受完全不同的色彩审美观念。”城市色彩与适宜的形式和材料结合,不仅创造出了一个崭新而美丽的环境,同时也提升了城市的品格,这正是现代科技赋予城市色彩的全新阐释。
二 城市色彩的构成形态
城市色彩的空间结构构成了城市的色彩形态,也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城市内涵。在城市的色彩建设中,对城市的色彩形态要进行整体规划。城市的色彩一般是由一组色彩构成的色彩体系,就其空间结构所呈现出的规模与分布而言,城市色彩大致可以分为面、线、点等色彩形态。
1、面——城市总体色
城市总体色彩是城市的主调色。主要是指城市的建筑物、自然景观的色彩经视觉在空气中调和后所呈现出的城市整体景观色彩特征,是人们对城市色彩的宏观感受。城市总体色的确定主要有两个影响因子:“一为反映城市历史及现状的色彩因素,该因素强调色彩的时间连续,防止城市色彩的断层与代沟;二为反映城市地域及气候因素,意即自然条件对城市色彩具有挑选及淘汰的作用,该因素是客观规律的结果。”城市的总体色彩是城市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进程中,在文化、时代、自然环境的作用下呈现出的色彩分布规律,这种不同的色彩分布从而构成城市的不同的色彩空间结构和形态。例如,印度是一个色彩绚丽的国家,印度人对色彩的痴迷,往往会导致某种颜色在不经意中演变为一座城市的标志。在印度西部的拉贾斯坦邦就有四座单一颜色的城市,它们是土黄色基调的杰塞梅尔、灰白色基调的乌代布尔和粉红色基调的斋浦尔以及靛蓝色基调的焦特布尔。 共2页: 1 [2] 下一页 论文出处(作者):孙湘明 杨上丽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从《1844年经济学
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
绿色价值理念在生态住宅区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