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跨越”问题上马克思思想与恩格斯思想的比(2)
2015-03-27 01:02
导读:对于民粹派的第一理由,恩格斯反驳到,社会主义力图实现的变革,就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消灭阶级,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和一切阶级差别的新的社会
对于民粹派的第一理由,恩格斯反驳到,社会主义力图实现的变革,就是无产阶级战胜资产阶级,消灭阶级,建立一个没有阶级和一切阶级差别的新的社会组织。虽然原始的野蛮人和半野蛮人也没有任何阶级差别,但我们决不是要重新恢复这种状态。因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从这种状态中必然要产生阶级差别。只有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发展到甚至对于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的程度,才有可能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使得这种消除可以持续下去,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或倒退。但是生产力只有在资产阶级手中才能达到这样的发展程度。可见,从这方面来说,资产阶级正如无产阶级本身一样,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因此,谁竟然断言在一个虽然没有无产阶级然而也没有资产阶级的国家里更容易进行这种革命,那就只不过证明,他还需要学一点社会主义的初步常识”[4]。
关于民粹派的第二个理由,恩格斯认为,俄国的农村公社并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而是一种处于文明时代以前的氏族社会制度,是一种原始的农业共产主义。农村公社的土地公有制,是一种在原始时代曾经盛行于一切印欧民族之中的土地占有形式,并不是俄国的特有现象,而是一种衰亡的占有形式,实际上是所有民族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上的共同现象。当然,恩格斯也看到,俄国公社确实是把公社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完整地保留下来的唯一国家,但这并不是俄国社会优越于西欧社会的根据。在西欧,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人们之间社会交往的扩大,原始的公社土地所有制越来越成为农业生产的桎梏,并逐渐地瓦解和消灭。俄国把公社制度保留下来,只能说明俄国的农业生产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农村社会关系还处于很不发达的状态;俄国农村公社的普遍存在,是俄国社会普遍落后的标志,它说明俄国社会远远没有达到现代文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