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艾罗斯特拉特”:跳出人类来审视人类的范本(3)

2015-03-29 02:05
导读:故事层是由“我”的心理线索组织而成的。“艾罗斯特拉特”故事层具备了小说所必 备的人物、情节和环境等要素。人物既是叙述者,也是情节发展线索

故事层是由“我”的心理线索组织而成的。“艾罗斯特拉特”故事层具备了小说所必 备的人物、情节和环境等要素。人物既是叙述者,也是情节发展线索的组成部分和组织 者。所谓组成部分,是指“我”的心理和行动是故事的骨干,所谓组织形式,是指“我 ”所叙述的主要内容是“我”的心理流程,外在情节也是在经过了“我”的感受和意识 过滤后在心理流程的组织、编织中呈现出来的。这只是从不同角度来说的,其实组成部 分和组织形式是一个实体的两面。

于是“我”的心理流程自然引起阅读的关注,成为分析的重点。我们追问的是,“我 ”的内在心理是否具有内在逻辑性,是否可以理喻?质言之,是在意识层面呢?还是在潜 意识层面?这牵涉到对全部情节的把握。让我们紧紧结合文本来寻找答案。

俯视角是叙述的起点,“我”在自己住所的七层上俯视着大街上如蚂蚁一样的人。这 个“看”的视角蕴涵着人类既在“我”身上存在而“我”又能观察他们的双重含义:“ 我”可以在不被他人知道而任意地对他人“看”;“我知道他们是我的仇敌,而他们却 不知道”。如此“看”的理念依据是:“精神上的优越必须辅以物质象征的支持,否则 精神上的优越就会复归消失”(萨特753—754)。这种俯视角既属于作家也属于叙述者“ 我”,此处作者和叙述者的视角是同一的。让我们暂时搁置作家的视角,仅仅考察叙述者“我”的视角和意识,以便看到他清晰的思维逻辑。

当“我”换了立足点(从这时开始作者和叙述者的视角分开,作者的视角隐匿,叙述者 “我”开始独立观察和叙述),和人们站在同一平面上情形就变了:“我知道他们是我 的仇敌,而他们不知道……我怕他们……”(萨特754)“我”与人们是敌对的关系。位 置的变换而引起感觉的变化,其间具有清晰可见的逻辑关系。情节的转折从“我买了一 支手枪的那天起”(萨特754),有了枪以后,“我”觉得坚强起来。随后产生了向人们 开枪的念头。开枪的念头不是空穴来风,而是来自前述的与人们的敌对意识。内在的意识逻辑依然是清晰的。

接下来是由于有了枪而自觉得坚强起来,并且外化为一系列事件并构成情节。第一件事是向妓女挑衅。这件事在“我”的眼光和体验中叙述出来。叙述时间和事件时间几乎 相同。缓慢的叙述节奏产生的效果是,这是一个头脑清晰的人所进行的一件不同寻常的事情。第二件事是在想象中进行的:星期天站在戏院前面,音乐会散了,人们从戏院走 出来,这时,“我仿佛看见了自己正在向他们开枪。我使他们像烟卷儿似的迅速地倒下 去……”(萨特759)这个场景中有叙述者“我”反复多次的想象,也有“我”的行动: 站在戏院前面的想象。第三件事是与同僚们在办公室的日子里所发生的。“我”故意将 话题引向关于“艾罗斯特拉特”的典故,此举的效果如期而至:“我”可以预料,在将 来适当的时机,他们是会记起这场谈话的。这个事件对“我”心理影响的结果是启发了 “我”:人们可能忘掉埃菲斯神殿建筑师的名字,却永远记住了艾罗斯特拉特烧毁了这个神殿,他的名字也就因此而传于后世。如果“我”开枪打死一些人,人们也许不会记 得是谁曾经被打死,却会永远记得是谁开枪打死过人。开枪打死人的念头由此确定。第四件事是到了十月初,“我”被辞退了,于是把时间花在书写一封信上,并且把这封信 抄写了一百零二份。而这封信恰恰是“我”最终预谋的一个必须步骤。前面所有情绪以 及外化而成的所有行为都以理念式的语言在这封信中表述了出来,它仿佛是一篇宣言。这封信提醒读者:叙述者“我”的意识是极为清晰的。第五件事是在写好这些信并都分 装好了之后漫长的遐想和日常生活。想象如何杀人以及此后的情境,包括设计杀人之后怎样回到自己寓所,警察来时如何开枪自杀等。最后一件事是实施这个计划的过程。此 过程叙述时间和事件发生的时间几乎是同一的,缓慢的节奏中“我”的心理得到了充分 地展示。

上一篇:哲学作用的二重性(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