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近(1352~1409)的人性与天命观:
2015-04-20 01:24
导读:哲学论文论文,权近(1352~1409)的人性与天命观:应该怎么写,有什么格式要求,科教论文网提供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摘要 权近从心性的角度处理天人关系,认为其非常现实且与生
摘要 权近从心性的角度处理天人关系,认为其非常现实且与生命息息相关。在对心的阐释上与朱子不同,认为心虽由气构成,但更主要的是由来自天的理构成,并且把恶与心分割开来。其天人关系的意义及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政治实践当中,提出了体用、圣学等重要思想。他用图解的形式来处理天人关系的方法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和继承。 关键词 权近;人性;天命观;特征
宋明理学于高丽时期传入韩国。一般认为,理学对韩国社会及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可以说理学的传人是韩国社会体制、政治、思想上的一个真正转折点。现代韩国史书通常采用传统的朝代划分,维持高丽时代向朝鲜时代的更替代表了佛教国家向儒学国家剧变的观点。尽管这一看法存在着方法论上、甚至意识形态上的问题,改革思想,尤其是政治改革思想与理学在韩国的传入密不可分。
权近,笔名阳村,是早期韩国理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权近是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学识渊博的理学家,曾在高丽和朝鲜两朝任职。和郑道传一样,是李氏新朝的思想启蒙者。作为理学家李穑(1328~1396)的弟子、安东颇有势力的权氏家族的继承人,权近属于高丽时期的社会、政治、文化精英。值得一提的是,四书就是由其祖父权溥(1262~1364)引入韩国的。然而,权近因反蒙立场而招人注目,并因此于1389年被流放益州(位于今全罗北道)。当李成桂(太宗,1335~1408)登基时,权近仍隐居阳村,因此并未参与新朝的建立。直到与新国王偶然会面后,权近才同意于1393年到朝廷任职,而李穑的绝大部分弟子都以不事二君为由,拒绝为新朝效力。权近与昔日的同窗断绝来往,艰难地尝试重获当时大权在握的郑道传的信任,正是因为有一个明确的愿望支持着他:参与郑道传领导的改革,在朝鲜建立一个理想中的理学国家。
(转载自科教范文网http://fw.nseac.com) 因此,理学并不是作为真正意义上的
哲学体系引入韩国的,而是一种整体主义的理学模式。这一模式把政治实践建立在伦理思想上,提供了一个新的政治视角。在士大夫们眼里,理学的引入是改革一直为佛教统治的意识形态的大好时机。自宋代以来,儒学改革一直以天与人、天命与人性关系问题为核心。这一问题也是理学的特点之一。面对佛学关于人的境遇问题繁复的理论,理学力图建立一个能够阐明人在天地中的本初地位及其唯一命运,即天命的体系。天人关系问题是权近思想的基石,也解释了理学作为
政治学说和哲学在韩国发展的特征。伦理与政治是分析天人关系的两种视角,两者又交汇于建设韩国王道的追求上。这一点对理解理学在韩国的兴起与发展至关重要。
一 权近天人合一的观念
伦理学是研究权近关于天人合一思想的最直接的方法。在权近所有的著作中,《入学图说》无疑是最著名的。此书为权近流放益州时为其学生所作,综合了他对理学的理解与认识。三十多幅图解并不局限于总结中国思想,同时也阐述了权近个人的观点,建构了即将发展起来的韩国本土理学。第一幅图解凝聚了作者最多的心血。它开门见山,直接探讨天人合一的问题,是整部著作的关键。
(一)天人心性合一之图中的天与人
据权近自称,《天人心性合一之图》以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朱熹的《中庸章句》为基础,但与正统程朱学说有着不可忽略的差别。正如题目所言,这一开篇之图从心性的角度处理天人关系,它极度形象地代表了人体,对人体做了近乎解剖学的分析。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图的顶部呈圆形,代表头部,上有“天”字。“天”字的正下方是“诚”、“命”二字。圆形的下面是一个方形,中间有一个“心”字。“心”字的各个笔画代表了人的内在,即本性和仁、义、礼、智四种道德品质。“心”左侧的点是情,右侧的点是分辨善恶的意。腹部是“敬”字。最后,图的底部是两腿(或两臂),右腿包含了孟子所说的“四端”,其中“诚”字再度出现。这部分代表了人成为圣贤的可能性,与天、地构成一个三角关系。左腿有一“欲”字,代表人失去人性沦落为禽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