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在相对主义的废墟上重建巴别塔(3)

2015-06-12 02:04
导读:尼采的形而上学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施特劳斯的“自然法”也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道德自许”。这两座巴别塔,居然都与千年前的这位哲人有关。 这个

尼采的形而上学可以追溯到柏拉图,施特劳斯的“自然法”也可以追溯到柏拉图的“道德自许”。这两座巴别塔,居然都与千年前的这位哲人有关。
这个现象实在十分有趣,我们能否从中悟出点什么呢?

7.在相对主义的废墟上建造新的巴别塔
为了对治“形而上学”,我们必须引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为了对治“道德自许”,我们必须引入“当前罪恶态”的思想。为了建造新的巴别塔,这两者够了吗?

7.1 当前罪恶态
所谓“当前罪恶态”,说的是,我们目前并不是慈悲的,也不是智慧的。我们是贪嗔的,我们是愚痴的。我们是有限的,我们不是“哲人王”,我们也不是“自然”,我们只是人,有限的人。
“当前罪恶态”并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可以不断向善良慈悲发展的。“当前罪恶态”诉说的是此在历史的某种当下状态,是一种真诚谦恭的姿态。“当前罪恶态”认识到自己的“罪恶”,认识到自己的有限,从此走向“救赎之路”。但这条路又是无比漫长的,甚至在此生是不可到达目标的。
“当前罪恶态”认为在世俗人间,没有“真善美”十分圆满的人。在这意义上,这个概念与基督教的“原罪”是十分类似的。佛教的《楞严经》里也写道:“终不自言我真菩萨真阿罗汉。泄佛密因轻言未学。唯除命终阴有遗付。”
但是“当前罪恶态”与基督教的“原罪”还有一点细微的区别是,基督教一般认为人只能永远是罪性的,而“当前罪恶态”认为,经过十分漫长的修行,我们甚至可以成为一个最圆满的人。所以,这个概念根本上是来自于佛法的。

“当前罪恶态”与“道德自许”的区别
“道德自许”者,正如我们上面说到的柏拉图,施特劳斯等哲人。另外,中国的士大夫也往往会有道德自期的问题,薛涌先生最近的文章也批评了许悼云先生的士大夫情节。相对于“道德自许”,“当前罪恶态”强调自己的罪恶性,强调自己的平民性。“道德自许”者的错误就在于他混淆了自己当前的状态和自己未来可能的状态,混淆了“所是”和“应是”,混淆了学问与实证。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http://www.nseac.com


“当前罪恶态”与“沉迷罪恶”的区别
相对于“沉迷罪恶”,“当前罪恶态”强调自己的可救赎性,而不是沉迷于罪恶之中,不知觉醒。我有时宣扬“素食”,经常会受到别人的笑话和攻击,有一种典型且自以为有力的攻击是:“我们一呼一吸,都在吃虫子。既然我们每天都在吃虫,所以我们免不了要吃肉。”作者的逻辑就是:我们现在是坏人,所以我们只能永远是坏人。确实,我们每天都在吃虫子,佛也说过一碗水里有八万四千虫。但不能因为我们现在的罪恶,就认为我们只能永远处在罪恶之中。人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人是能进行自我反省的。

7.2 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
刚才对第二座尼采的巴别塔批判的时候,我们已经引入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那么,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是否可以用于建造新的巴别塔?
在张祥龙老师的《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一书里,海德格尔、龙树中道和中国天道,都成了某种超越语言的语言(或称“大言”)。海德格尔也曾说过:“这个本性应提供一种保证,使欧洲和西方的说与东亚的说以某种方式进入对话;在此对话中,从一个共同的本源中涌流出来的东西在歌唱着。”如果这个断言成立,那么人类又获得了一种新的共同的“语言”――“大言”,这是否意味着人类又有了建造下一个巴比伦塔的契机?张祥龙老师在书后结语中说到:“读者是否能感受到,一个虽然还处在边缘的、但却有着巨大潜力的思想可能性正在到来?这指的是中西和东西思想进行微妙的和势必重塑双方的对话可能性。”
这个可能性正是建造新巴比伦塔的可能性。
是的,我们已经听到了这种声音。但似乎,存在主义还缺点什么呢?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我们还能为这种可能性做出点什么? 中国大学排名
“存在主义”超越了善恶二元对立,“存在主义”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成了“相对主义”的根源。在存在主义中,还有没有绝对价值?在存在主义中,善恶如何区分?这是一个大问题。
上一篇:世界与大地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