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3)
2015-07-18 01:13
导读:四、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消除 知识可以在不断超越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中走向新的客观性,这说明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是可以消除的。消除认识
四、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消除
知识可以在不断超越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中走向新的客观性,这说明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是可以消除的。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还得靠认识主体性本身,即依靠认识主体性的正确的、有效的发挥。认识的主体性虽然造成了负面效应,但认识主体性积极的、正确的发挥又有能力不断地打破和消除这些负面效应。不过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消除是一个无限的过程,因此它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实践的。实践前进一步,人的认识能力也提高一步,认识主体 性的负面效应也有可能消除一步。因此在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这一任务上,我们既要看到它的必然性又要看到它的阶段性,既要积极地发挥自觉能动性又不能陷入盲目性。
通过发挥主体的自觉能动性来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有许多途径,其中包括:
第一,正确运用认识主体的各项认识功能,力避主观性、片面性和盲目性。认识主体的选择功能、约定功能、抽象功能、组织功能和建构功能等等都潜伏着陷入主观性的可能,因此,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和客观性原则的统一,把主体的各项认识功能尽可能地建立在客观性的基础上,如坚持观察的客观性,从事客观的调查,运用客观的实践检验标准,进行客观的比较等等。要达到客观性的要求,必须坚持全面性的原则。如坚持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抽象和具体的统一等等。
第二,掌握行之有效的和思维方式。正确的方法对于自觉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起着重要的作用,认识主体掌握的方法数量上越多,质量上越可靠,看也越客观,认识主体性带来的负面效应也越小。认识主体各项认识功能的发挥本身也要使用各种方法,如选择材料要有选择的方法,进行综合要有综合的方法,进行建构要有建构的方法,这些所用的方法是否可靠和是否得当,对于是否造成负面效应及负面效应的大小有着重要。
(科教论文网 lw.nSeAc.com编辑发布)
认识主体使用的思维方式是否可靠,往往制约着认识是否客观。使用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只能得出主观性的认识,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而先进的思维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克服这些负面效应。许多在上卓有建树的人,都得益于先进的思维方式的运用,尽管他们中的许多人是不自觉地运用了它们。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兴起,冲击着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证明并丰富着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维方式,为人们进一步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
第三,扩大认识交往。认识交往对于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认识主体接受的背景知识中的错误成分,以及错误的思维方式、方法等,是造成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重要原因。而这些因素,往往可以在认识交往中得以消除或更新,通过认识交往的不断进行,人们可以获得一大批新见解、新方法、新思维方式,不断完善着内化在头脑中的认识工具,形成看问题的新角度,使认识不断趋于客观,尤其是在知识迅猛发展的,随着知识产品更新换代的不断加速,知识化和社会知识化步伐的日益加快,认识交往的意义也越来越大。认识主体性造成的许多负面效应都必须通过认识交往才能消除。在这种情况下,扩大认识交往就越来越成为消除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达到知识客观性的必要条件和迫切要求。
综上所述,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就表现在主体在发挥各项认识功能时,也把各种各样的主观性带入了认识过程。而认识中的主观性与主体的差异性,尤其是主体的社会差异性有很大关系。这些差异性的不良影响造成了知识的客观性和认识的主观性的相伴而生。而知识的客观性的形成和认识的主观性即负面效应的产生,其最终根源都在于实践。实践发展的差异性造成的实践发展的不完善性,是认识的主观性即认识主体性的负面效应的最终根源。
(科教作文网http://zw.NSEaC.com编辑发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