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的革命(2)
2015-07-30 01:12
导读:?这段话由于两个原因是有帮助的。这段话不仅把尼采的观点和保守主义的观点区别开来,而且它还简要地表述了尼采的革命程序。尼采的意图要加速现代
?这段话由于两个原因是有帮助的。这段话不仅把尼采的观点和保守主义的观点区别开来,而且它还简要地表述了尼采的革命程序。尼采的意图要加速现代“进步”所固有的自我毁灭过程,而不是鼓励回到某种田园诗般的过去。经过说服后自己认为是现代进步分子(甚至是后现代人)越多,爆炸就越来得快。然而尼采在他的激进贵族主义和反平均主义方面是一个右翼的革命家。诸如下述的几种说法基本上是有关
美学的,这是真的:“在人们吃喝的地方,甚至在他们做礼拜的地方,通常都是发臭的。如果人们要呼吸清新的空气,他们就不该去教堂。”然而,当美感像尼采的厌恶情绪那样强烈的时候,美感就具有直接的政治后果,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
生命的价值因而依存于它的无价值性。但是,这个说法使我们进入了尼采教诲的一个更深的层面。这位艺术家-战士的上述赞扬本身就是一种通俗的教义。世界的创造者决不是我们。世界是一个自生的艺术品。艺术是运用透视法对混乱变形状态作出的富于人性的和虚幻的感知。对尼采的酒神信徒来说似乎是自由的东西,对尼采的太阳神般的美男子来说却是amorfati,也就是斯宾诺莎的宿命论,或者是我们可以直率地称之为奴隶状态的东西。?
尼采对人类存在的想象具有一种梦境,在其中某些人时常通过自己的意志力决定他们幻觉的状态。到19世纪那时为止,在积极意义上统治着那种梦境的诸因素之特殊混合物,正经历着一个复杂的变坏过程。如果人们没有结束这个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就将最终产生尼采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序言中称之为最后一批人的人们之千年统治。这些人的绝后状态被这样的事实所表明,即他们的视觉不时被眨眼所打断,而且他们的演讲又不时被咯咯的舌音所打断。?
有鉴于此,我们就能够对人们最经常引用的尼采这句话:“‘真实的世界’如何最终成了虚构的世界”的双重含义作出评价。在这段原文中,尼采概括地叙述了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由于柏拉图主义、基督教和近代的综合影响,智者对真实世界的信心逐渐地遭到摧毁。由于所有这些原因,创世是不真实的,因为它不是价值的轨迹。指出这一点是有意思的:尼采因而把科学解释为柏拉图的种种理念,非常像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所做的那样。当然,对尼采来说,这种情况意味着它们是
诗歌或人类意志的投影。“这段话在下面几行中达到了顶点:“我们已经废除了真实的世界,哪个世界还存在呢?也许是似是而非的世界……然而,不!我们已经把似是而非的世界和真实的世界一起废除了!(正午;影子最短的时刻;最长谬误的终结,人性的高度;《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开场白)。?
最长谬误的终结与人性的高度同时出现;这就是说,用黑格尔的话来表述,就是密涅瓦的猫头鹰在黄昏中飞走了。极端颓废造就了这个最为极端的颓废者尼采,他又是一位能够洞悉生命本质的人,因而,他有机会通过促进价值观的转变去重新创造生命本质。这种“谬误”(它也是真理)的顶点在尼采那里所起的作用和在马克思主义那里的无产阶级所起的作用是一样的;完全否定是全新肯定的必要前提条件。不幸的是,尼采的否定原理并不是完全黑格尔式的;它并不在一种综合而且永恒的或循环的概念上达到顶点,而充其量不过是在同一事物的永恒轮回上达到顶点。简而言之,尼采是以一种神话取代了黑格尔的概念,这个概念和精神因而和上帝是同样的东西。先知或诗人取代了概念上的哲学家。
(科教作文网http://zw.ΝsΕac.cOM编辑)
我们正是不得不在这种复杂背景下去理解尼采最著名也是最晦涩难解的书。我仅仅提供对基本观点的一些评论。首先要说的是:我认为,这本书超乎寻常的晦涩难解并非大部分由于它具有一种需要精心解读的隐匿意义,而是由于这样一个事实,即那种意义是故意造成而又必定是不完整和自相矛盾的。它不完整是因为它是对一种全新情况的预言,这种情况不仅无法清楚地加以描述,而且可能永远不会出现。依据尼采经过深思熟虑的估计,《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完全位于‘人类其他著述’之外”。根据尼采的说法,这本书的基本思想是永恒轮回。这种学说的意义是查拉图斯特拉和尼采本人共同的任务,即肯定“甚至恢复整个过去这一点”的行动。我要对死亡说:“那曾经是生活吗?那么,好!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