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 | 古代文学 | 市场营销 | 生命科学 | 交通物流 | 财务管理 | 历史学 | 毕业 | 哲学 | 政治 | 财税 | 经济 | 金融 | 审计 | 法学 | 护理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软件 | 新闻传播 | 电子商务 | 土木工程 | 临床医学 | 旅游管理 | 建筑学 | 文学 | 化学 | 数学 | 物理 | 地理 | 理工 | 生命 | 文化 | 企业管理 |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 | 语言文学 | 信息安全 | 工程力学 | 工商管理 | 经济管理 | 计算机 | 机电 | 材料 | 医学 | 药学 | 会计 | 硕士 | 法律 | MBA
现当代文学 | 英美文学 | 通讯工程 | 网络工程 | 行政管理 | 公共管理 | 自动化 | 艺术 | 音乐 | 舞蹈 | 美术 | 本科 | 教育 | 英语 |

先秦儒家的君权合法性论证浅析(1)(2)

2015-09-23 01:11
导读:定公问于孔子曰:“古之帝王,必郊祀其祖以配天,何也?”孔子对曰:“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天垂象,圣人
定公问于孔子曰:“古之帝王,必郊祀其祖以配天,何也?”孔子对曰:“万物本于天,人本乎祖。郊之祭也,大报本反始也,故以配上帝。天垂象,圣人则之,效所以明天道。”(《孔子家语·郊问第二十九》)曾子曰:“敢问圣人之德无以加于孝乎?”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昔者,周公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王于明堂以配上帝。是以,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祭。”(《孝经·圣治章第九》)
“本于天”与“本乎祖”是有内在联系的,君主在这样的前提下就成了天帝的儿子,他的权力就是天赋予的,这就是“君权天授”。它既有形而上的“天”的呵护,又有形而下的“三纲五常”的支撑,这在人类社会早期是再也不会有比这更强有力的合法性论证了。由于天命观念与宗法制在先秦时期由来已久,根深蒂固,具有极为深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基础,是历史文化千百年积淀而成的民族生存形态与思维方式的结晶,而儒家学说则脱胎于斯,依托于斯,依山点石,借海扬波,因而具有强大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现实支撑。这正是先秦儒家政治伦理学说何以在中国最终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二 君权的道德支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基于这种体认,孔子以为,虽然人世间一直有天命的笼罩,但是人不能不自我奋斗。在《礼记·哀公问》中,鲁哀公问孔子:“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也?”孔子回答道:“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孔子家语·五议解第七》载鲁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唯人也?”孔子对曰:“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而且,孔子用一系列历史事实论证了他的观点。孔子的意思是,作为一国之首的君主应该努力体认天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引《盘铭》),加强自我修养,开创善政。因此,郭店楚简《缁衣》的最后一章写道:“子曰:‘宋人有言曰,人而无恒,不可为卜筮也。其古之遗与!龟筮犹弗知,而况于人乎?’”(第47简)君主在体认天道的时候要有恒心,去修养自己,去建设善政,去开创一个太平的盛世。这种“不已”的精神、“恒”的精神正是天无所不在的生发力量,是天道的精神。那么,怎么去修养自己,怎么去建设善政呢?先秦儒家的理论是成龙配套的,这就是著名的修齐治平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学》)
按照朱熹的说法,所谓“明德”,乃灵虚不昧、上承于天、下禀于气、具众理而应万事、始终不息之本性。先哲的逻辑是,治国平天下的君主是在德性上修炼得十分高超的人,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天下百姓的表率,是在全国实行道德教化的标准。这样一个具有“明德”的人就是“天子”,就是上天与国家、上天与人民之间的中介。他的表现必须谨慎,道德必须完善,一举一动都关涉民生大计。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夫政者,正也。君为正,则百姓从而正矣。(《孔子家语·大昏解第四》)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孟子·离娄上》)君者,仪也(民者,景也),仪正而景正。君者,盘也(民者,水也),盘圆而水圆。君者,盂也(民者,水也),盂方而水方。(《荀子·君道第十二》)
上一篇:现代中国文化与儒学的困境(1)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