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反”范畴之哲学内涵的生成及流变(1)(2)
2015-10-08 01:16
导读:“反”作为一个哲学范畴,首次出现于《老子》之中。《老子》中“反”字共出现四次,即:“大曰逝,逝日远。远曰反。”(二十五章)“反者道之动,弱
“反”作为一个哲学范畴,首次出现于《老子》之中。《老子》中“反”字共出现四次,即:“大曰逝,逝日远。远曰反。”(二十五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四十章)“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六十五章)“正言若反。”(七十八章)在这四个“反”中,除了二十五章和六十五章中的词义明确为“返”和“反”外,四十章和六十五章中的“反”字。后人解释时多有争议。特别是“反者道之动”句。对这里的“反”,有人释为相反、相对之义,如任继愈;有人释为返,去而复加为返,即循环之义,如高亨,王力也认为:“反者,返也。注家或以为正反之反,非也。”啦该说这两种解释都符合老子之“反”的内涵。因此。后来学者多认为“反者道之动”中之“反”有“反”与“返”两层含义。如钱钟书云:“‘反’有两义。一者、正反之反。违反也;二者、往反(返)之反,回反(返)也。……老子之‘反’融贯两义,即正、反而合。……‘反者道之动’之‘反’字兼‘反’意与‘返’意亦即反之反意,一语中包赅反正之动为反与夫反反之动而合于正为反。”陈鼓应亦云:“反。通常有两种讲法:一、相反;对立面。二、返……在老子哲学中,讲到事物的对立面及其相反相成的作用,亦讲到循环往复的规律性。”再如车载认为:“老子说‘反’含有两层意思:一指相反的‘反’说。含有对立否定的意思;二指反复的‘反’说。含有返本复初的意思。老子全书的着重点,发挥对立否定的道理:但是它的归结点。着重归根复命的作用。”张岂之说:“‘反’即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而发展到了相反的方向以后。又要向相反的方向发展,回到复初的状态,因此。‘反’具有对立转化和返本复初两个含义。”“与物为反”中之“反”也可作两解:一、“反”作相反讲。解释为“德”和事物的性质相反。如河上公注:“玄德之人,与万物反异。万物欲益己,玄德施与人也。”二、“反”借为返。解释为“德”和事物复归于真朴。王弼注:“反其真也。”即返归于真朴;林希逸注:“反者,复也,与万物皆反复而求其初。”
(转载自中国科教评价网www.nseac.com ) 由上述分析可知,老子之“反”范畴从词源上看具有两层涵义:一是正反之“反”。一是返回之“反”。而老子的辩证思维方法也正是从这两个层面来展开的。
二、“反”范畴的哲学内涵
“反”作为《老子》辩证思维的代表范畴,其哲学内涵集中体现在了“反者道之动”这句话中。正如此处“反”字具有“反”与“返”的双重含义一样,其哲学内涵也蕴含在这双重含义之中。
作为哲学范畴的“反”的第一层内涵,是指“相反相成”。如何来理解“反”的这层内涵呢?首先我们来理解“相反”。所谓“相反”,是指世间万物都处于相反对立的状态下。老子认为世界万物都处于永恒不息的运动变化之中。
而万物运动变化的动力既非神意。也非外力。这个力量就在事物的内部。它们是自己在运动、自己在变化。万物从“道”那里禀受了形质。同时也从“道”那里禀受了运动变化的本性,这种由“道”赋予的本性就落实和表现在一个“反”的字上。老子在阐述道生万物的过程时曾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指出万物都是一阴一阳、一正一反的统一。因而“相反”的现象普遍地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这种内在的相反双方既互相排斥又互相吸引,由此推动了事物的运动变化。
其次我们来理解“相成”。所谓“相成”。是指统一于万物中的相反双方又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以至于相互转化的关系。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二章)老子指出,美与丑、善与恶等一系列相对的概念。都是由于有了相反的方面才得以存在。如果失去了对立一方。另一方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老子还指出。万物中相对双方不仅是相依存的关系,而且还相互渗透:“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者新,少则得。多则惑。”(二十二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章)对立双方这种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关系。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能导致彼此相互转化,所谓“物极必反”就是这个意思。老子曾举出许多这方面的例子。如:“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四十四章)“物壮则老。”(五十五章)“兵强则灭,木强则折。”(七十六章)老子认为,事物的发展达到顶盛后,必然会开始走向衰落。当然,老子并不认为这种转化是突然完成的,而是有个过程,所以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六十四章)